八月十五,夏初和楚枫的婚礼如期而至,这两个多月楚枫头发已经能遮住头皮了,一头利落的圆寸,身穿着夏初给他做的蓝色长袍款新衣,腰系红色绣连理枝腰带,一整个人逢喜事精神爽,可惜没有一个全身镜让他照照。
楚枫只得问石头和石老头:“怎么样?好不好看?看着喜气不喜气?”
乡下人平时为了干活方便都穿的短褐,石头第一次看他哥穿长袍,有点被惊艳到,竖起大拇指比了比:“全村最好看。”
石老头坐在门口椅子上看了一眼院子里嘚瑟转圈的楚枫,咂巴了一口吐出四个字:“人模狗样!”这两日他也没有回石家村,就住在石头新修的房子里,楚枫成亲,他请段兰英帮忙操办了新房里的东西,屋里院门都贴了喜字,倒也布置得有模有样。
楚枫呵呵笑着,毫不在意老头的评价,得意地理了理腰带,跑院门口往二道湾的方向张望,只见二道湾老夏家屋顶炊烟袅袅,进进出出很多人影,交谈声传到三道弯虽听不真切但能感受到热闹与喜庆,楚枫有些迫不及待地转头问道:“什么时辰了,夏初怎么还不来接我?”
今日安排接亲流程是夏初到三道湾新房接他,因为距离太近接到人还要绕着村里走一圈再回夏家拜堂,拜完堂就一起宴客,夏初会领着他给宾客敬酒,正式把他介绍给亲戚朋友,晚上俩人再回三道弯新房住。
听楚枫问时辰,石头翻了个白眼:“才刚午时,哥你一早起来都问多少遍了?”
石老头也道:“我看你还是把新衣服脱下来,去给我们爷几个煮碗面吧,早上就没煮东西吃,大黑二黄都饿得跑后面逮虫吃了。”相比夏家的忙碌与热闹,没有亲戚朋友来喝喜酒的楚枫这边就爷孙三人,连老五都被安排带着导航十九去杨柳村接人了。
“我今天成亲还要给你们煮面?”楚枫就很无语,自从他展现了自己的厨艺,石老头和石头再没下过厨房。
石老头闭着眼道:“去做吧,找点事做时间过得快点,你这跟脚底板刺挠一样来回转,转到黄昏吉时院子都让你转个坑出来。”
早就饿了的石头也站起身道:“走吧哥,你揉面我烧火。”
楚枫看了看天色,觉得石老头说得也有道理,便去新房将身上的新衣脱下来,规规整整地摆到红色喜被上,换上平时穿的短褐去厨房煮面了。
相比楚枫的焦躁等待,夏初则忙得脚不沾地,因为楚枫教的烧砖技术给村里人带来不小的收益,上个月分账一家居然分到半两银子,村里人也知道感恩,今日楚枫入赘夏家,大家都往夏家随礼。
平时没有人情来往的村里人都来了,比预计的多了好几桌人,夏满仓二儿子夏有田从县城赶车回来喝喜酒,刚到黄果树下就被他爹安排去镇上帮忙采买东西。
夏满仓也亲自帮忙带着人各家借桌椅碗筷,请了假的夏至和夏林更是在院门口支起桌子帮忙记录随礼。
夏初自己则一会忙着给人找东西,一会忙着招呼客人,完全体会不到平常哥儿待嫁的那种忐忑心情。
直到申时,段兰英领着悦哥儿找到他,才把他拉回房间里打扮,改名李朝霞的陈喜儿给他梳头,悦哥儿则拿出自己的胭脂水粉给他化妆。
夏初看着水盆里倒映出自己逐渐变白的脸,忙制止还要往他脸上抹粉的悦哥儿:“别抹了,你看我这脖子跟脸都不是一个色,像戴了面具一样,一会儿晚上吓到村里孩子。”
悦哥儿看了看他身上的红嫁衣,又想了想红嫁衣白脸蛋儿,确实挺吓人的,便拿布巾子把夏初脸上粉擦薄了些,耐心道:“那我给你擦薄一点,脖子上也给你扑点粉,你别看现在白,待会还要上胭脂,抹了胭脂就不会这么白了。”
夏初道:“我没抹过这些,抹了我感觉脸上糊着东西难受,都擦干净吧。”说着去拿悦哥儿手上的布巾子想把脸上擦干净。
悦哥儿拿布巾的手让了让,一巴掌拍夏初的手背上:“你给我坐好别动,你今天成亲,成亲不打扮像什么话?人家没有胭脂的还要湿点红纸沾沾唇,我这么大方把自己的胭脂水粉带来给你用,你别不领情。”
朝霞也笑着附和道:“就是,脸颊上和嘴上抹点淡胭脂,看着气色好也喜庆。”她这几天住在夏家,李老太和夏初都很照顾她,她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今日也能下床帮忙干些轻省的活。
夏初无奈,只好揉着被悦哥儿拍疼的手背,妥协道:“那你别给我抹太多,多了我脸上痒,忍不住要去挠,到时挠花了更难看。”
悦哥儿笑眯眯地应下了,便给夏初化了个淡淡的妆,看着比平时白了一点,但没有戴面具的感觉,夏初还算满意。
朝霞则给夏初梳了一个半束发,今日还特地用上了头油,让平时梳起来略有毛糙的头发光溜溜的,显得利落不少。
夏初看了看水盆里的倒影,伸手在枕头下摸出一根木簪别在束起的发包上,木簪是前两天楚枫给他的,用的是普通木头,雕刻有两朵并蒂莲,手法有些粗糙,但经过精心打磨倒也光滑。
悦哥儿好奇地凑过来打量了一下那支木簪,挤眉弄眼道:“这是他送的吧?”
夏初自是知道悦哥儿口中的他是谁,也不回避直接道:“我给他绣了连理枝,他回赠我并蒂莲,这叫有来有往。”
“你们这不叫有来有往,”朝霞反驳了夏初的话,随后一字一顿道:“这呀,叫心有灵犀!”说完她笑出了声,真心替夏初和楚枫感到高兴。
见她笑了,悦哥儿也点头跟着嘿嘿乐,夏初被两人笑声感染也乐了。
寅时刚到,段兰英便来催着夏初出门去三道弯接人,李老太也跟在后面,看着高大的孙子有些泪目,不是对孙子成家的担忧,而是感慨光阴流逝的速度,曾经她感觉这苦日子漫长且难熬,如今又觉得孙子长大成家只在眨眼之间。
看到李老太眼眶泛红,夏初走过去弯下腰像儿时撒娇那般,将额头抵在李老太额头上拱了拱,轻声唤道:“奶奶。”
李老太伸手捧着孙子的脸颊,笑道:“好了,去吧,去把那臭小子接回来过日子。”
段兰英也道:“好了,你祖孙俩就别腻歪了,楚小子都等不及刚让石头过来催了。”她今日头上戴了朵大红花,脸上也抹了红胭脂,笑眯着眼看着比夏初还喜气。
夏初直起身对李老太笑道:“奶,那我去接他了。”
李老太摆手:“去吧去吧,我忙得很。”说完转身急匆匆地出了堂屋,比夏初这要去接亲地走得还快。
就这样夏初在段兰英的带领下,伴着鞭炮声出了夏家院子,后面跟着夏至还有村里看热闹的几个孩子往三道弯去了。
听到鞭炮声响在院子里等得转圈的楚枫就要夺门而出,被石老头安排在门口守着的石头拦腰抱住了:“哥,别急,那边都出发了,一刻钟不用就到咱这。”
石老头听到鞭炮声也从摇椅上起身,把烟杆别后腰上,整理了一下今天新换的衣裳,踱步到院门后,等着来接人的夏初叩门,对还挣扎着要跑出去的楚枫没好气道:“你急什么?出去跟初哥儿撞个热脸,你想跟他以后过日子天天吵架不消停?”
这里有个说法就是成亲的男女或是哥儿不能第一眼看到对方,撞了热脸以后过日子就会天天热脸闹矛盾。
楚枫对这些封建迷信说法很无语,三天前李老太和石老头就不让他跟夏初见面了,好不容易等到成亲这天,还不让他第一个看到自己的新郎,无奈拗不过老头儿他只好趴在院门缝上往外瞧,虽然啥也看不见,但依旧很努力。
石老头有点怒其不争,在楚枫后脑勺拍了一巴掌:“瞧你这点出息!”
很快人群的喧闹声越来越近,村里人也没人讲究礼乐锣鼓,就一群人跟着吆喝吉祥话。
快到三道弯新房时段兰英安排跟着来接亲的夏承良点燃了鞭炮,随着鞭炮的噼啪声,夏初手拿红绸花上前叩响了院门,段兰英在旁边说叩门词:“今日吉时到,新郎来叩门,开门迎良人,幸福满家门。”
石老头打开半扇门走出来,满脸带笑对院外众人抱拳:“各位辛苦了,家中小子弱冠,男大须婚,今日仰蒙雅爱,许结朱陈。”
石老头说完,跟来的人起哄喊道:“新郎官快出来!”
夏初在起哄声中把红绸的一头递到门里,懵懵地按照段兰英教的话对里面道:“今日结为连理,愿与卿共度此生,白首不离。”
终于被石头放开的楚枫立马从门后冒出头来,迫不及待地接住打了连理结的红绸,跨出院门与夏初并排站着,转头笑呵呵看着夏初。
段兰英手一挥大喊一声:“迎亲回府!”
夏初和楚枫各执一头红绸按原定的计划在村里绕了一圈,然后回到夏家,院门外一大群人等着新人回来观礼。
刘长青并不知道夏初今日成亲,他是提着中秋节礼来看李老太的,到十湾村村口就看到村子里的变化,晒场上晒满了砖坯瓦坯,烧窑的土火气在黄果树下都能闻到,进村随便一打听就知道村子是因何变化,他没想到夏初会跟那个摔了头的猎户成亲,但听到村里人对猎户的评价,他也倍感宽慰。
夏家二房的人也站在人群里,刘芳抱着小柱,小柱看到夏初扑腾着小手喊“小初咕”,他娘刘秀笑着捏了捏他的小手:“你小初哥今天可没空抱你。”
小柱看他娘捏他,在刘芳怀里扭着小身子伸手又叫“娘抱”。
刘芳拍了拍孩子露在外面的屁股蛋:“别闹,你娘肚子里有小弟弟,不能抱你,大姨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