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桥前,阳光炙热,院墙下的阴凉地里,顾潭渊半蹲着和老奶奶选花,宋月朗在不远处站着。少爷爱惜脸面,折扇遮着小半张脸,扇风一直没停过。
现编的茉莉花手串,带在手腕上冰冰凉凉,走动时就能闻到一股茉莉的清香。闻着这股香味的时候,顾潭渊在心里想,原来那个人吃软不吃硬呀。
两个人沿着石板路走,到了河岸口,那是刘庄下水打渔的地方。
太阳半偏,岸口的人还是很多,渔船上三五一群的汉子聚在一起,给投下去的渔网收笼,一网上来尽是白花花的鱼尾翻滚,现在的水面上也有十几艘船,比集市还要热闹。
宋月朗是外行,他不懂这样的景象是属于刘掌柜说的天气热打渔的人少收成不好的景象,还是正常的。
岸上到了一艘船,立即有岸边的人带着工具装鱼,顾潭渊已经过去和他们交谈起来了。
“你们这一船鱼不少。”顾潭渊说,他的袍子都被翻滚的鱼溅上水点。
“差不多,也就正常数量,”撑船的人笑了,常年风吹日晒的皮肤黝黑,但是身材却很壮实:“年年下水就能捞到这些,挣些养口钱罢了,这些都是刚才打上来的鱼,新鲜的,公子要不要选一条。”
那些鱼长得都大差不差,好像在船上看着,连个头都差不多,顾潭渊弯腰看了好久:“那种鱼补脑子,我家内人老是被欺负,我想让他吃了多长几个心眼。”
宋月朗:“……”
宋少爷再好的耐性今天也消磨殆尽了,对准世子的屁股,没有犹豫的一脚踢出去,顾潭渊一个趔趄,差点栽到河里去。
在顾潭渊撑着身子起来的哎声中,宋月朗指着一条刺少的鲈鱼:“就要这条。”
“好咧!您稍等,我给你加个草标好提着走。”
渔夫转身拿谷杆穿鱼的功夫,宋月朗问:“今年天气热,也要下水打渔?”
宋月朗长得好,性子又温和,很容易赢得好感。
渔夫笑了:“公子您这话说得,天气热就不吃饭穿衣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挣钱的活可不看天热不热。”
宋月朗弯唇点头:“那倒也是,今年的鱼怎么样?有没有去年的多。”
“我们都是靠这个吃饭的,捉到的鱼仔都放回去了,每年捞上来的鱼大差不差,没有太大的悬殊。”
渔夫给鱼穿上谷杆,熟练的打了一个结,递过来:“您拿好了。”
宋月朗把那条鱼提在手上:“多谢。”
离开刘庄的时候,顾潭渊还在拍身上的土,河边好多草屑,粘在衣服上面取不下来:“刚才多说那个姓刘的想坐地起价不和你做生意,你偏偏不信,要自己去问,现在相信那个信刘的不是好东西了吧。”
宋月朗提着那条鱼,手臂一直往前伸着:“我只是在想,之前刘掌柜虽然态度不好,但是在生意上不会胡来,今天我说的清楚,少了三成货,就要付双倍的毁约金,他也不想和我做这笔买卖,是为了什么。”
“谁知道上了年纪的老头想的什么,这世上人高水底的事多,不稀奇不稀奇,把你那鱼给我,”顾潭渊实在看不过去,把宋月朗手里的鱼拿过来:“提一条鱼手恨不得伸到天边去,它能把你吃了还是怎么着?”
宋月朗只是单纯不想让鱼蹭到衣服上,顾潭渊提着鱼就自然多了:“那老头突然变卦,不是有了下家,就是有人故意整你。”
顾潭渊说的不错,生意场上变卦是常事,都是为了钱,义气情分在其中不足挂齿。
坐船离开刘庄,一路摇摇晃晃,到了草溪城顾潭渊还想再去宋月朗的小院子吃一顿晚饭。
宋月朗指着暮色四合的天色让世子好走不送。
顾潭渊把人送到宋府门口,带着手腕上的茉莉花串回家了,背影潇潇,很有些所遇非人的味道。
宋月朗回来的时候,晓星正蹲在院门口给绿牡丹浇水,一转头就嚷着公子跑过来接。
晚饭吃的是酸菜鱼,鱼片又薄又嫩,很是入味,小孩吃了两碗大米饭还要去添。
吃过晚饭,宋府的管家带着一个盒子敲响了小院的大门。
“大少爷,世子差人给你送来了这个。”
小巧精致的盒子打开一看,宋月朗怔了怔,那里面摆着几块糕点,都是下午在刘庄喝酸梅汤时,宋月朗吃的那些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