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先说喜欢 > 第54章 账号

第54章 账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出意料的是各种转赞评消息,下面还有几个眼熟的粉丝的私信消息,基本上最后一条都是提醒她上线了看一下链接里那个人的微博。

还有几个很久没联系的基友,居然也发了很多私信消息,这个倒是很让姜瑜意外——之前去漫展和约稿认识的画手太太不少,但这两年很多人毕业之后都忙于工作各种考试,淡圈的人不少,大家都逐渐减少了联系,只偶尔上线碰到的时候聊两句,企鹅号都躺列了。

不过这些人里最新的消息有昨天的,新鲜得不能再新鲜了。

怎么突然诈尸的这么多?姜瑜心情沉重地点进最上面的对话框,心说难道之前洗她小条漫的博主飞升了?还是那部漫画的原著粉不满意杀到家门口了?又或者是无良读者开她户了?!

然而消息翻到最上面都是满屏幕的啊啊啊啊啊,姜瑜翻完好些人的发疯尖叫奔跑,都没明白发生了什么,集中注意力把几个人的重点挑出来整合了一下。

——小鱼小鱼!原来你上学的时候不是单恋啊!

——我嘞个双向暗恋走入现实啊,太纯爱了吧!!!

——我去,真有男的从漫画里走出来啊,路老师好伟大的一张脸!你俩配一脸啊!

——嗷嗷嗷嗷嗷嗷!同桌系列一直当纯爱漫画看的,居然都是写实派啊。

——答应我,下次别偷懒给自己画火柴人了,真的很难代入现实啊!!!

——鱼劳斯,你耗油石粒……居然和高岭之花双向奔赴这么多年!

——知道你缩头乌龟不敢看那些评论,你看一下这个人的主页,里面说的是你吧?

…………

姜瑜心说怎么都在说路老师,最近那个系列也没更新啊。一开始还以为这些人被盗号了,都专门发了链接,平时不都是直接@消息,居然会选择这么朴素的方式。最后还是顺着一个传送门进去了,直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粉丝主页。

姜瑜有点庆幸不是什么病毒植入,看主页认证还是个有一百多万粉丝的风光摄影师,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大咖的粉丝。

这个有点熟悉的职业,她忍不住嘀咕:“也不知道路修远摄影账号有多少粉丝啊,下次偷偷看一眼他的微博账号。”

置顶微博是两束花的照片,橙色的香槟玫瑰和洋桔梗分别被两个人抱在怀里,尽管夜间的光照不是很充足,但这个滤镜调得很漂亮,配文是:在夏天里突然实现的初恋。

怪浪漫的,姜瑜随意在心里点评了一句,完全没留意到这两束花的熟悉。

等姜瑜再往下翻看了几条微博,表情开始变得有点凝重,特别是看到不少眼熟的照片,她停了下来有几分迟疑地开口:“我是不是不用问路修远了,这些好像都是他上次拍的照片?”

姜瑜拿出手机翻看了一下自己的相册,和平板上的大图对比了一下,确定了是同一张图,对完几张照片后表情变得更加凝重了:“我去!路修远这家伙什么时候扒到了我的账号!居然都没跟我提过半个字。”

姜瑜立刻打开和他的微信聊天框,打了几个字又很快删除了,对着他的头像沉思了一下,“这样也不太好,好像也没什么好问的,这就是他的账号吧,当时还给了我一份发朋友圈来着。”

唉,马甲都碎一地了,还是先看完再说吧……姜瑜很快放下手机,抱着平板继续往下翻他的微博,一直挺好奇这人是怎么经营账号的,跟他本人一样的冷淡风?

前面几条都是旅游时拍的风景,几乎都是原图直出,车水马龙的海滨城市,沙漠的恢弘的落日,辽阔的大草原和银河星空……每一张都拍得很漂亮,拍出了原本景观的同时也放大了优点,总体上很有路修远风格的大气。

路修远几乎不发朋友圈,上一条依旧停留在招租广告,姜瑜几乎没怎么看过他拍的自然风光,上次也只给了带姜瑜本人的照片。姜瑜自己发打卡的照片都是拿手机随手一拍加上定位就发了,非常的随意,比较认真的几张都是给小卡拍的。

看到这些图心中莫名有点震撼,好像有点理解路修远对风光摄影的热爱和天分了。

姜瑜很快在下面看见了自己的照片,有人物的照片都是单独更新的四宫格,很显眼。路修远几乎都没放正脸图,全都是各种剪影背影侧脸,橘色的长发很显目,和滤镜调色搭配着色彩很强烈。

除了几张特别准备了鲜花之类的道具的,基本都是偏向温柔日常向的,看得出来都是不经意的抓拍,模特本人几乎没看过镜头,偶尔半张脸都带着忽然被点名的懵。

唯一一张正脸,是半个月前的一组九宫格里——扎着丸子头的橘发女生穿了个橘色的背带裤盘腿坐在地毯上,手里还捧着块西瓜在啃,大概是被喊的有点突然,抬头看向镜头的眼神有点疑问。

这过于人畜无害的气质,和她亮眼的发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可爱也很有活人感的一张,整个画面充满了热烈的夏日气息。

这张照片还是在路修远家里拍的,姜瑜午睡起来跑去找他闲聊,两人后来一块坐在客厅啃西瓜。当时路修远手边正好有相机,他站在那摆弄了一会儿,忽然喊了一声刚拿起西瓜啃的姜瑜,抓拍来得猝不及防。

不过姜瑜没这张照片,因为这个人对拍照实在没什么执念,就算知道路修远专门拍的自己,很快被三两句话转移了注意力忘了这回事,更别说她根本没想过要照片。

路修远是个很会修图选滤镜的人,这些以人物为主角的照片和那些风光景色是全然不同的风格,差异大得都不太能看出来出自同一摄影师的手笔。

这种感觉可能就像他给那组九宫格的配文——“原来我的镜头语言,也可以落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