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要站在原地问意义,勇敢的向前走
开庭后没过多久,法庭指派的社工就联系我了,他与我印象里的、电视上看到的以及之前接触过的社工完全不同。
他是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身材高大魁梧,肩宽胸阔,脸上棱角分明,让人有点敬而远之的距离感。
第一次见面,我准备了许多材料,因为之前的社工和律师都告诉我,一般来说,社工都会看小孩一直以来的生活学习等主要是由谁负责,所以我将儿子和女儿从出生开始的日常、医疗、学习、兴趣班等等巨细无靡地整理成了14大本活页夹,并且将对方不适合抚养小孩以及这几个月的情况也整理成册一并带去了。
「王小姐,你好,先简单地说一下你的情况吧。」社工靠着沙发背,双腿交迭,一副松弛的模样。
「……两个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在负责……」
我边说边把那一本本厚重的活页夹拿出来迭放在沙发前的小茶几上,「对方结婚十年来长期出轨,毫无道德底线,情绪暴躁,有家暴行为等,并不适合抚养小孩……」
我继续说到,但是社工并没有抬头,有一搭没一搭地把玩着手中的笔,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
「麻烦您可以看一下我准备的这些材料,有需要的话,我可以把它们留下来。」
「哦,我不看这些,这些和我没关系。」
他声音寡淡,带着一点点鼻音,这显得他更加地松散。他眯着双眸,目光有一丝玩味、有一丝探究、还有一丝无所谓,随后他缓缓地拿起桌上的纸和笔,随意地记了一些。
那天直到最后,社工对那一桌子的材料翻都没有翻,那时候我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对他不敢有任何一句多言。
如果是现在,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我一定会质问他为什么不看?为什么觉得这些和他写社工报告没有关系?难道社工报告就是凭着他与我们的几面之缘就可以主观地来判定整件事?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那天的神情,也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听进去了多少,神色淡淡地,似乎是听进去了,又似乎是早就打定主意要用自己的主观来完成这个报告了。
看似人性法治的社工报告流程,其实根本没办法找到问题的本质。我们就是这个制度下的牺牲品。
等待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等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未知的答案。
时间啊,是不是只要我愿意去等,愿意去赌,你就愿意输给我,愿意让我赢一次?
在这段时间,其实我们的探视进行的并不顺利。虽然兄妹玩的很好,他们一起喂兔子,一起做Pizza……
但是李孝霖他们父子有意无意地都要阻碍我与女儿,哥哥与妹妹之间的交流。大人之间的纷争也从来没有间断过。每次见面,空气中都弥漫着火药味,气氛紧绷。我们之间的目光都充满了敌意,言辞间充满了咄咄逼人的气息。
「出来聊聊吧,我们作为母亲的,也希望孩子好。」李孝霖的母亲给我母亲发了一条信息。
我因为担心母亲所以跟着一起去了,远远地就看见了李孝霖母亲坐在那,头部覆盖着银丝,还是那条穿了好几年的花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