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蜿蜒曲折的河流下游喝完水的蒙毅与少年家将们起身,隔着浓密草丛跟他们俩打了个照面。
准备往上搜寻的正直少年,见他们似乎刚从上游走下来,当即颔首,什么也没说,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他的背影是走得那么坚定。
章家家将和蒙家家将都沉默了,不知道应不应该提醒一下郎官毅。
罢了。
两位主事的郎官都不吱声,他们还是识趣些的好。
蒙恬虽然不吱声,但他心里还是略有愧疚的,所以他在阿弟转身后,用愧疚的眼神目送他离开……
赵闻枭毫无所觉,头也不回扯了扯蒙恬的衣摆,终于有了需要他的时刻:“小恬,帮我腾个竹筒。”
她好像真的发现了一些了不起的东西。
这玩意儿要是弄成标本留下,学术界得震三震。
“……”蒙恬去倒腾竹筒,顺便为自己纠正一下称呼,“教官可唤恬为安之。恬本有‘安’的意思。”
“你是安之……”赵闻枭干正事儿也不妨碍她问八卦,“那蒙毅的字是叫若素吗?”
蒙恬:“……非也。阿弟表字决之。”
赵闻枭“哦”了一声,熟练刨土,将根须完整分离出来,装土。
她今日最正经的模样,已贡献在此。
彼时,李信与王离结伴而过,到河边汲水解渴。
见到章邯站在旁边等,隔壁又有蒙恬的家将站着,便热情招呼:“章君子,和蒙君子饮水呢?”
刚才的确是过来饮水的章邯只好笑笑颔首。
这个问题,他可不好回。
蒙恬倒是站起来看向结伴的两人,有些讶异他们之间的缘分:“明、有成,你们也来饮水?”
双方进行过一番废话寒暄文学——反正赵闻枭听着是这么回事儿,两边都欣然辞别对方。
临走之前,李信掷地有声撂下自己必定先抓住赵闻枭的豪言。
“此女必定是我囊中之物!”
他捏紧拳头,迈出起风的步伐离开。
火凰:“……”
两人刚走远,赵闻枭便把手洗干净,拍拍身上的土,招呼上章邯和蒙恬:“走,找秦文正去。”
她一眼都没看三人离开的方向。
茅草屋里。
嬴政和王贲在谈练兵之事,听卫士来报,说赵闻枭带着章邯和蒙恬回来,略有讶异。
王贲还不敢信,望了好几眼日头,心中思索:“这、这不能吧……”
等看见两人没被捆着,只是跟在公主身后回来,好歹松了一口气。
还好,大秦下一代还是有救的。
嬴政容色平静淡漠:“怎么那么早就回来了。”
他凤眸扫过章邯和蒙恬。
蒙恬赶紧将怀里收好的纸笔奉上,并且条理清晰地陈述他和章邯发现此纸笔的妙用,并罗列了诸多用途与便利之处。
“……若此物能广而用之,则为我大秦书吏之福也。”
他倒是只字不提儒生文士之流。
一番话,说得跟完整的PPT似的,赵闻枭很佩服他思维之缜密,文采之斐然。
好几句没有火凰翻译,她都差点儿听不懂。
章邯深深觉得蒙恬此人可怕,滴水不漏的程度比他尤甚。明明他已分外谨慎寡言,只是偶尔忍不住露出赞同之色,对方都能分毫不差捕捉到,还不吝让功。
虽觉可怕,但也……折服。
嬴政展开手上微微发黄发灰、一头黑黢黢的竹枝,撩起眼皮子看向赵闻枭。
赵闻枭看懂了他眉宇间微不可察的懊恼,毫不吝啬地拱火。
“怎么样,现在是不是特别后悔,把我送你的东西当垃圾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