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玑大会有三场核心会议,第一场向来是最平淡地一场,主要是总结前几年的生产情况以及展望未来。
一般双方都进行粮食报告,包含发芽率,产量,优异品种等,算是三场核心会议中最能友好交流的一场。
初次听到第一场核心会议安排的时候,游田不由想到李聂当时说的话,李燚就是因为南河产量没有玉李高所以欲念丛生。
产量这东西,大部分时候是个虚值,若是没有统一的机构来进行调查,很难拿到真实的数值。
为了一个大数字,人们会做许多事情来让大数字成真。
那一瞬间游田脑海里面冒出来不少造假的例子,不过宋殷接下来的话让他把这个想法按了下去。
宋殷说,这些产量都是可以知晓的。
“又是镇灵?”游田问。
宋殷摇头又点头,“一部分来源于镇灵,另一部分则来源于丰祭。”
丰祭并不是单纯的产量翻倍那么简单,更准确的说,它是南河灵气循环的一部分。
这么说来还是太过复杂。
可以简单粗暴的用种田举例。
种田过程中,作物产生灵气,灵气由镇灵吸收,而后反哺给人。
这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灵气循环,天然的不被干涉的灵气循环。
“这个循环出了问题?”游田直白地开口,如果这个循环没有出现问题,那为什么天然的灵气循环中突然多了个要进行丰祭的人工干预。
人工干预一般只存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拯救濒危,另一种则是获取利益。
“天然循环没有出现问题,只是不够,远远不够,和每年消耗的灵气相比,天然循环下的灵气在逐年减少,”宋殷并没有隐瞒游田这件事。
丰祭在天玑大会结束后不久就会正式开启,宋殷还是希望游田能改自己的想法亦或者改变他的想法。
游田明白了,难怪丰祭打的名头是每年产量翻倍,在天然循环不够的前提下,南河的做法是把粮食产量翻倍来增加基础灵气量。
“那玉李呢?玉李的做法是什么?”游田不相信南河人灵气不足,玉李人灵气就足。
“玉李认为,在产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维系下去,就要把灵气集中起来进行分发。”宋殷表示。
懂了,玉李选择的方法是控制镇灵的灵气吸收量,难怪那些信灵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灵气模拟的羽毛也很粗糙,的确是灵气不够。
虽然灵气每年都在减少,但这只是上层之间的秘密,并没有流传到普通人之间。
除非是浓烈的灵气聚集,否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察觉不到灵气是多是少,他们可能在很久很久以后才缓慢意识到唤灵仪式里面的灵再也不出来了,神祈地里面有用地东西越来越少,直到再也抽不出任何东西来。
游田清楚现在的灵气是够用的,否则玉李和南河早就开始解决灵气问题了,哪里能有空为了对镇灵的态度争论不休。
更有甚者认为灵气消失论只是极端悲观分子为了争权夺利故意营造惊慌的氛围。
因为反例真的太多了。
不说重华贵族搭建的星神殿和摘星楼,单说长庚的瑶池殿。
瑶池殿一共九十九层高,殿内的所有地砖全是由灵矿铺成,这些地砖不仅造价高昂,而且人们踩上去会让人情绪冷静,修行加快,所以瑶池殿又被叫作清心殿。
为了维持瑶池殿的日常运行,镇灵每天消耗的灵气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瑶池殿已经屹立千年,平常镇灵十年的吸收量都比不上瑶池殿一天的量,这怎么不是危言耸听?
说到这个问题就有点扯远了,目前来说,双方的粮食产量都是由镇灵来计算的,至少明面上如此。
玉李和南河的产量基本相差不大,双方也都明白,这只是开胃菜而已。
重点在后面,游田把注意力集中到面前的会议上,宋殷的发言已经接近尾声,现在在进行最后的展望阶段。
“南河区接下来将推广麦六号,此款麦种的发芽率维持在99%以上,经由多次实验,产量可达一亩千斤……”宋殷平稳发言,语气平稳缓慢,让所有人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听清他说的每一个字。
在前段时间,宋殷没日没夜的进行催化麦六号,对于麦六号的发芽率和产量已经从最开始的震惊到后面的习惯了。
“所以接下来我们会……”宋殷话还没说完,下面原本安静听着数据的玉李人喧闹了起来。
“南河人疯了不成?伪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