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当天,余礼在包粽子。
包粽子这活他是近几年才会的,因为赵雨梅包不好,包出来的粽子煮着总是会散,里头的精米全漏出来成了粥。而余厨子总耐不下那个心好好教他,也算得上是他自个儿试,试出来的。
他只用做自己和李铭川吃的,天气热放不了多久,吃过了心口还会闷得慌,想吐,他便只做了一吊。
本是打算做几个给余家送去,前几天听付清说了他也会做,便打消了念头。
余礼调了两种馅,每种能包个四个,白米粽就只用放米,煮出来后沾上红糖吃就成,好吃。他还切了小块腊肉,拌进米里煮成腊肉粽,剥开粽叶里头冒着油光,很香。余礼见过别人包腊肉粽,是先放米,最后在上头压一块腊肉,但他觉得那样的肉香不均匀,没那么好吃。
外头也有做鲜肉馅的,余礼想想就觉得应该也好吃,但近日家里没买鲜肉,等明年再吃吧。还有做枣子红豆馅的,但那个是甜口,余礼不爱吃,李铭川也定然不爱。
洗净的叶子里头填好馅料,是要用草绳绑牢的,这是粽子会不会散开的关键,草绳是李铭川提前一天搓的,他力气大,搓出来的草绳更结实,绑着更方便。
包完后还要再仔细看看,怕是有会漏米的地方,若是有还要再盖上一层粽叶。
包好的粽子要煮上一个多时辰,必须一次煮透了,有一年赵雨梅煮的粽子没熟透,后头再怎么煮,里面生的那些米,怎么也煮不熟了。
余礼煮好后捞到了干净的竹篓子里等着凉一会,不烫人了拿剪子剪断草绳,当天做的粽子,当天吃是最好吃的。
李铭川晌午回来后,两人就坐在一起吃粽子。
粽子李铭川自是吃过的,他娘会包,味道也不错,今日吃了余礼做的,自然也是好吃的。
余礼给他拿了四个,只一个白米的,三个都是腊肉的。
道:“你肯定更爱吃腊肉的,白米粽就沾点红糖试试味道。”
家里的红糖其实也就剩了个底,给卫芪那送了不少,得什么时候去镇上再买些。
李铭川点吃的白米粽,余礼包的不大,今年家里摘的粽叶小,粽子自然就小。
李铭川道:“难得吃一次,这沾红糖的也好吃。”
余礼道:“许多小哥儿和姑娘都爱这么吃,从前我在余家时,小妹就很爱这么吃,不过对她来说,就是红糖拌饭都觉得好吃。”
李铭川两三口吃完了,开始拆腊肉粽。
“哟,这摸着就是有油的,闻着好香啊。”
“腊肉的比鲜肉的还好吃,油也多些,还不腻人。”
“从前吃腊肉的少,我娘那时荤的就包过鲜肉的,还是在伯娘家吃过一次腊肉的。”
“不过鲜肉的也好吃呢,味儿不同,明年咱们也包几个鲜肉的吧。”
“好,你包什么我吃什么,只要不累着你就行。”
余礼抿嘴笑了,道:“不累呢。”
端午过两日就是夏至了,余礼总觉得去年夏至还像是昨日,那时他和李铭川互通了心意,就等成亲了。
那会李铭川还在镇上做工,两人不能天天见,现下倒是好了,就是也都还是忙。
余礼今天去了余家,余家打算买两头猪崽子,这是个很好的消息了。
余风没有什么别的本事,也就是有一身的力气,一家子人多,各个都要吃饭,再一个也要为以后多攒些家底。虽说赵雨梅和付清也都还有点赚钱的能力,但一个老娘定是自己要留些傍身钱的,一个自己的夫郎,他是不想人天天绣帕子累着的。
余风不像李铭川就算在村里也另还有进项,便想了这么个主意。
余家也就两亩地,余风和赵雨梅一起操持着,并不很累,听着人说能养些猪崽子,养个半年等过年时无需买肉,还有能卖的,就是味道定是不好闻。
余家的后院不大,还养了不少鸡鸭,便只打算养两只,过年那自家留半只,其余的都能卖,赚不了很多,但也是一小笔进项。
余礼很高兴,跟大哥提前说了:“这可好,到时给我留半只,我照市价给。”
这下过年不用去镇上或是隔壁村买了,而且自家养的猪也不怕喂的不精心或是打了水。
余风没同他瞎客气,道了好。
付清和余雪自告奋勇担当了割猪草的活,就连余礼看着猪肉嘟嘟的喜人,都帮着割过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