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阳光透过雕花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
孟令琛坐在主位上,手中拿着一份官员考核制度的蓝本,神色凝重:“殿下、公主,如今财政改革已初见成效,但我们要想彻底架空陛下,还需在官员考核制度上做文章。现行的考核制度漏洞百出,多由陛下亲信把持,这对我们极为不利。我们要制定一套新的考核制度,将考核标准规范化、透明化,让真正有能力、支持改革的官员得以晋升,而那些依附于陛下的庸官则被淘汰。”
秦易珩微微皱眉,面露担忧之色:“孟大人,官员考核制度关乎众多官员的切身利益,若我们贸然提出改革,势必会引起轩然大波,遭到众多官员的反对。况且,陛下也不会轻易同意我们对这一制度动手。”
秦云乔秀眉轻挑,眼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孟大人,我觉得此事可徐徐图之。我们不妨先在一些小范围内试点新的考核方式,做出成效后,再向朝廷推广。同时,我们也要在朝中广泛宣传新考核制度的好处,争取更多官员的支持。”
孟令琛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公主所言极是。我们可先从与财政改革相关的部门入手,对这些部门的官员进行试点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注重官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对改革的贡献。待取得一定成果后,再将成功经验向其他部门推广。在此期间,我们要与朝中大臣多沟通交流,让他们明白新考核制度对朝廷和他们自身的益处。”
商议完毕,孟令琛即刻着手准备官员考核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
他亲自挑选了一批精明强干、支持改革的官员,组成了考核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和流程。
在试点过程中,他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环节,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试点部门的官员们在新考核制度的激励下,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也显著提升。
孟令琛抓住这一契机,在朝堂上向皇帝及众大臣汇报了试点工作的成果,并提出将新考核制度在朝廷范围内推广的建议。
朝堂之上,大臣们对新考核制度的推广议论纷纷。
一些支持改革的大臣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一制度能选拔出真正有才能的官员,有利于朝廷的长治久安;而一些皇帝的亲信则面露忧虑之色,他们深知新考核制度一旦全面推行,自己的势力将受到极大的冲击。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晴不定。他看着孟令琛呈上的试点成果报告,心中对新考核制度的成效也不得不承认。
但他也清楚,这一制度若全面推广,孟令琛等人的势力将进一步膨胀,自己对朝堂的掌控力将被削弱。
思索良久,他缓缓开口:“孟爱卿,这新考核制度的试点成果确实不错。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需谨慎行事。这关乎众多官员的仕途,不可草率决定。”
孟令琛微微躬身,恭敬道:“陛下圣明。臣深知此事重大,所以在试点期间,便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考虑,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新考核制度的推广,并非一蹴而就,臣建议可分阶段、分部门逐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如此一来,既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又能最大程度减少对朝廷正常运转的影响。”
此时,户部尚书李大人也出列,支持孟令琛的提议:“陛下,孟大人所提的新考核制度,确实能为朝廷选拔出更多优秀人才。如今我朝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有能力的官员来推动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臣认为,在一定范围内逐步推广新考核制度,利大于弊。”
在众多大臣的支持下,皇帝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好再强行反对。
他最终同意在部分部门逐步推广新的官员考核制度,但要求孟令琛等人务必谨慎行事,密切关注改革过程中的动向,及时向他汇报。
随着新官员考核制度的逐步推广,朝廷中支持孟令琛等人的官员越来越多。
这些官员在新制度的激励下,积极投身于各项改革工作,为孟令琛进一步架空皇帝的权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皇帝也并未坐以待毙。
他在暗中重新拉拢了一些对孟令琛改革举措不满的官员,试图组建新的势力,与孟令琛等人抗衡。
同时,他还对孟令琛等人的一举一动进行严密监视,寻找机会对他们进行反击。
一日,孟令琛在回府途中,发现有不明身份的人跟踪自己。
他心中警觉,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回到府中后,他立即召集府中的护卫和亲信,商议应对之策。
书房内,气氛紧张压抑。
孟令琛神色冷峻,目光如炬:“看来陛下对我们的警惕从未放松,如今竟派人跟踪我。我们必须小心行事,不能让他们抓住任何把柄。同时,我们也要尽快找出这些人的幕后主使,看看陛下到底在谋划什么。”
亲信护卫队长抱拳说道:“大人,依属下之见,我们可将计就计。故意露出一些破绽,引这些人上钩,然后顺藤摸瓜,找出他们的幕后主使。”
孟令琛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此计可行。但我们要做得巧妙,不能让他们察觉到我们是在故意引诱他们。明日,我会去拜访几位支持改革的大臣,在途中,你们暗中留意跟踪之人的动向。一旦他们有所行动,便立即采取措施,将他们一网打尽。”
次日,孟令琛按计划出门拜访大臣。
一路上,他佯装不知有人跟踪,神态自若地与车夫交谈。
跟踪之人见孟令琛毫无防备,渐渐放松了警惕,跟得更近了些。
当孟令琛的马车行驶到一条偏僻的小巷时,护卫们按照计划,突然从四面八方杀出。
跟踪之人见状,大惊失色,想要逃跑却为时已晚。
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护卫们成功将这些人全部制服,并带回了中书令府。
孟令琛坐在书房内,看着被押进来的跟踪者,神色冰冷:“说,是谁派你们来的?若如实招来,本大人可饶你们不死。若敢隐瞒半句,休怪本大人不客气。”
为首的一人吓得浑身发抖,“扑通”一声跪地,连连磕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我们是奉了内务府总管刘公公的命令,前来跟踪大人的。刘公公说,陛下对大人的一举一动都很关注,让我们务必将大人的行踪如实汇报给他。”
孟令琛心中了然,这刘公公果然是皇帝的心腹,一直在暗中为皇帝打探消息。
他冷哼一声:“刘公公好大的胆子,竟敢派人跟踪朝廷大臣。你们且回去告诉刘公公,让他好自为之。若再敢有类似的举动,本大人定不会轻饶。”
说罢,他挥了挥手,示意护卫将这些人放走。
待这些人离开后,孟令琛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与皇帝的这场权力博弈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着给对方致命一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孟令琛一面继续推进财政改革和官员考核制度改革,一面密切关注着皇帝及其亲信的动向。
他深知,要想彻底架空皇帝,不仅需要在朝堂上掌控局势,还需要在宫廷内部安插自己的眼线,了解皇帝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