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昭明录 > 第46章 第 46 章

第46章 第 4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说书先生口若悬河,将秦易珩和秦云乔的改革事迹说得绘声绘色,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

“这位五皇子和七公主可真是大好人啊,为了我们老百姓,不惜得罪朝中权贵,推行改革。”

“是啊,要是改革能成功,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过的。”

“听说他们还要继续改革呢,真希望能快点看到成效。”

百姓们的议论声传入秦易珩和秦云乔的耳中,两人心中倍感欣慰。

秦易珩看着眼前的百姓,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改革成功,不辜负百姓们的期望。

然而,就在秦易珩和秦云乔积极拉拢官员、推进改革的时候,皇帝那边也在暗中谋划着。

皇帝坐在御书房中,脸色阴沉,手中的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秦易珩这小子,越来越放肆了。竟然妄图进一步架空朕的权力,真是岂有此理!”皇帝怒声道。

一旁的太监总管刘福连忙躬身道:“陛下息怒,五殿下如今在朝中势力渐大,确实不可小觑。但陛下乃一国之君,手握生杀大权,何愁对付不了他。”

皇帝冷哼一声:“哼,说得容易。如今他联合了不少官员,还得到了百姓的支持,想要动他,谈何容易。”

刘福眼珠子一转,说道:“陛下,奴才倒有一计。如今五殿下不是在推行改革吗?我们不妨从这改革上做文章。暗中指使一些人,在民间散布改革的负面消息,让百姓对改革产生怀疑,如此一来,五殿下的威望必然会受到影响。”

皇帝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此计倒是可行。不过,此事要做得隐秘,切不可让人察觉是朕在背后指使。”

刘福连忙点头道:“陛下放心,奴才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于是,在皇帝的指使下,京城中开始出现一些关于改革的负面谣言。

有人说改革是为了满足秦易珩和秦云乔的私欲,有人说改革会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糟,还有人说秦易珩和秦云乔心怀不轨,妄图篡夺皇位。

这些谣言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一时间,百姓们人心惶惶,对改革的信心也开始动摇。

秦易珩和秦云乔得知此事后,心中大怒。秦易珩脸色铁青,怒声道:“这些人简直是肆无忌惮!竟然敢在背后造谣生事,破坏改革大业。”

秦云乔柳眉倒竖,气愤地说:“五哥,我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尽快想出对策,澄清事实。”

孟令琛沉思片刻后说:“殿下,郡主,依孟某之见,我们可在城中闹市广贴榜文,详述改革的意义和好处,让百姓了解真相。同时,暗中加派人手追查谣言源头,找出幕后黑手,予以严惩。但在追查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打草惊蛇,让幕后之人有所防备。”

秦易珩微微点头:“孟大人所言极是。这次一定要让那些造谣者付出代价,让百姓们重新信任我们。”

于是,秦易珩即刻安排人手,在京城各处闹市张贴榜文,详细阐述改革的目的、措施和已经取得的成果,言辞恳切,情真意切。

榜文张贴后,引得众多百姓围观,议论纷纷。

与此同时,孟令琛暗中调动人手,对谣言的传播源头展开细致调查。

他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了几个散布谣言的关键人物。

经过一番审讯,这些人终于交代,他们是受一位神秘人的指使。

孟令琛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终于发现了皇帝暗中指使的蛛丝马迹。

他将调查结果告知秦易珩和秦云乔,两人听后,心中暗自冷笑。

秦易珩皱着眉头说:“父皇,你以为这样就能阻止我改革吗?未免太小看我了。如今我们已经知道是父皇在背后捣鬼,该如何应对呢?直接揭露他,恐怕会引起朝堂动荡。”

孟令琛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说道:“殿下,我们不能直接揭露陛下,但也不能让他继续这样为所欲为。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削弱他的权力。”

秦云乔眼中露出一丝疑惑之色:“孟大人,此话怎讲?”

孟令琛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可向陛下提议,设立一个督察院,专门负责纠察朝中官员的不法行为和民间的流言蜚语。这督察院直接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辖制,如此一来,我们便能掌握更多的权力,也能更好地打击那些企图破坏改革的势力。而且,在设立督察院的过程中,我们可安排可靠之人担任要职,确保督察院能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

秦云乔听了,眼中一亮:“孟大人,此计甚妙。这样既能名正言顺地削弱父皇的权力,又能为改革扫除障碍。”

于是,秦易珩在朝堂上向皇帝提出了设立督察院的提议。

皇帝听后,脸色微微一变,心中暗自恼怒。

他知道,秦易珩这是在借机进一步架空他的权力,但此时众目睽睽之下,他又不好直接拒绝。

皇帝沉思良久,终于说道:“珩儿,你这提议虽好,但兹事体大,还需从长计议。”

秦易珩心中早有准备,连忙说道:“父皇,如今朝中贪污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民间流言四起,若不尽快设立督察院,恐会影响国家的稳定和改革的进程。儿臣认为,此事刻不容缓。”

孟令琛也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五殿下所言极是。如今朝堂局势复杂,设立督察院不仅能整顿吏治,还能稳定民心,望陛下三思。”

许多支持改革的大臣纷纷附和,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

皇帝见此情景,心中暗自权衡。

他深知,若再继续拒绝,恐怕会引起众怒,对自己的统治不利。

无奈之下,他只好勉强答应了秦易珩的提议。

督察院设立后,秦易珩和秦云乔迅速掌握了大权。

他们利用督察院,对朝中官员进了严格的审查,将一些贪污腐败、支持守旧派的官员纷纷查处。

同时,也对那些散布谣言的人进行了严惩,京城中的谣言终于得到了平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