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昭明录 > 第43章 第 43 章

第43章 第 4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迷迷糊糊地起身,打开房门,看到秦易珩站在门口,身后是一群威风凛凛的侍卫,顿时吓得脸色煞白,双腿一软,差点瘫倒在地。

秦易珩冷冷地看着他,说:“周宏业,你可知罪?”

周宏业“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殿下饶命,微臣知罪,微臣一时糊涂,犯下大错,还望殿下网开一面。”

秦易珩怒喝一声:“哼,你身为朝廷命官,却公然践踏科举公正,收受贿赂,纵容舞弊,此等罪行,天理难容!来人,将他拿下,押入大牢!”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周宏业五花大绑,押了下去。

周宏业被抓后,他的党羽们人心惶惶。

一些人妄图销毁证据,逃脱罪责;还有一些人则想联合起来,为周宏业求情。

秦易珩得知后,立刻下旨,警告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若敢继续作恶,必将严惩不贷。

同时,他加大了对科举舞弊案的调查力度,将所有涉案人员一一揪出。

在审讯过程中,周宏业起初还心存侥幸,不肯如实交代罪行。

但在铁证面前,他最终还是低下了头,将自己如何收受考生贿赂、泄露考题、安排作弊等罪行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出来。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庞大的舞弊网络逐渐浮出水面,涉及到朝廷内外众多官员。

秦易珩看着厚厚的审讯记录,心中既愤怒又无奈。

他深知,此次科举舞弊案不仅仅是周宏业一个人的问题,更是朝廷官场腐败的一个缩影。

若不借此机会彻底整治官场风气,今后类似的事情还会层出不穷。

于是,秦易珩决定召开一次朝堂会议,公开审理科举舞弊案。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压抑。周宏业被押上朝堂,他低垂着头,满脸羞愧。

秦易珩神色威严,他扫视着朝堂上的大臣们,大声说道:“此次科举舞弊案,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周宏业身为礼部尚书,不思为国选拔人才,却贪图私利,做出这等违法乱纪之事。本殿下绝不会姑息,必将严惩不贷!”

接着,赵铭将科举舞弊案的调查结果一一呈奏给秦易珩。

大臣们听后,无不震惊愤怒。一些大臣纷纷站出来,指责周宏业的罪行,并要求对涉案人员进行严惩。

然而,也有一些周宏业的党羽,试图为他开脱罪责。

他们言辞闪烁,称周宏业只是一时糊涂,恳请秦易珩从轻发落。

秦易珩听后,脸色一沉,严厉地说:“科举乃国家大事,关乎天下士子的前途命运,也关乎我朝的兴衰荣辱。周宏业等人公然践踏科举公正,其罪行不可饶恕。若今日对他们从轻发落,如何向天下士子交代?如何维护国法的尊严?”

那些试图为周宏业开脱的大臣们听后,纷纷低下了头,不敢再言语。

最终,秦易珩根据周宏业等人的罪行,做出了判决:周宏业被革职查办,没收全部家产,打入死牢;其他涉案官员,根据罪行轻重,分别给予降职、撤职、流放等处罚。

同时,秦易珩下令,重新组织科举考试,务必确保考试的公正公平。

科举舞弊案的处理结果一经公布,立刻在京城乃至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称赞秦易珩英明神武,为他们主持了公道。

天下士子们也对秦易珩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他们更加坚定了通过科举报效国家的决心。

然而,秦易珩和秦云乔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

他们深知,要想彻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科举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管理。

于是,他们召集朝中大臣,共同商议科举制度的改革方案。

在商议过程中,大臣们各抒己见。

有的大臣建议增加考试科目,选拔更加全面的人才;有的大臣提议加强对考官的选拔和培训,提高考官的素质;还有的大臣提出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对科举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秦易珩和秦云乔认真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科举改革方案。

新的科举制度规定,考试科目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外,还增加了算学、农学、医学等实用学科,以选拔具有不同专业技能的人才。

同时,加强了对考官的选拔和培训,要求考官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

此外,建立了严格的监督机制,设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对科举考试的命题、监考、阅卷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一旦发现舞弊行为,立即严肃处理。

科举改革方案公布后,得到了天下士子和百姓的广泛支持。

大家纷纷称赞秦易珩和秦云乔的英明决策,认为这将为国家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

随着新科举制度的实施,京城再次迎来了科举考试。

这一次,考场秩序井然,考生们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在考场上尽情发挥。

秦易珩和秦云乔亲自来到考场巡视,看到考生们专注答题的神情,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欣慰。

考试结束后,经过严格的阅卷和选拔,一批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这些新科进士们朝气蓬勃,满怀壮志,他们纷纷表示,将不负秦易珩和秦云乔的期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举舞弊案的圆满解决和科举制度的成功改革,使得京城的社会风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官场也变得更加清正廉洁。

秦易珩和秦云乔的威望也在百姓和士子们心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们继续致力于京城的建设和发展,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