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昭明录 > 第38章 第 38 章

第38章 第 3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而那些囤积居奇的粮商,在朝廷的严厉打击下,纷纷收敛了行为,粮价逐渐恢复正常。

解决了粮荒问题后,秦易珩又将目光投向了京城的治安问题。

他下令加强京城的巡逻力度,整顿治安队伍,清除一些害群之马。

在京城的一条繁华街道上,一群地痞流氓正在欺负一位卖菜的老农。

他们将老农的菜摊掀翻,菜散落一地,老农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这时,恰好一队巡逻的士兵路过,为首的将领见状,立刻大喝一声:“住手!你们这些不法之徒,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作恶!”

地痞流氓们见是官兵,吓得四散而逃。

将领扶起老农,关切地问道:“老人家,您没事吧?”

老农感激涕零,“多谢军爷救命之恩,这些坏蛋经常欺负我们老百姓,今天若不是军爷及时赶到,老汉我可就惨了。”

将领将此事报告给了秦易珩。

秦易珩听后说道:“做得好!维护京城治安,是你们的职责所在。对于这些危害百姓的地痞流氓,绝不能姑息迁就,一定要严惩不贷,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一日,秦易珩在王府中宴请群臣。

宴会上,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秦易珩站起身,举杯说道:“今日宴请诸位爱卿,一是为了庆祝京城近来的繁荣景象,二是为了感谢诸位爱卿对朝廷的辛勤付出。”

群臣纷纷起身,举杯回应:“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宴会结束后,秦易珩独自一人来到花园中散步。

月光如水,洒在花园的小径上。

“五哥,你在这里呀。”秦云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秦易珩转过身,微笑着看着她:“七妹,你也来赏月?”

两人在花园中漫步许久,不知不觉,夜已深了,秦易珩和秦云乔才返回各自的住处。

第二天,秦易珩早早地来到了朝堂。

今日,他要与大臣们商议一项新的政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是国家的根基,只有农业发展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朝堂之上,秦易珩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如今国家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为了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们要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本殿下打算颁布一些优惠政策,对开垦荒地的百姓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贴。”

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

户部尚书率先站了出来,他身形清瘦,神色中透着常年与账目打交道的精明。

只见他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殿下,此计若能顺利施行,实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然而,开垦荒地所需的农具、种子等物资必不可少。依臣之见,朝廷可从国库中拨出专款,大量采购优质农具,以平价售予百姓。同时,安排专业人员挑选耐旱高产的粮种,免费发放至各郡县,确保百姓有足够的物资投入到开垦工作中。”

工部尚书紧接着抱拳出列,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如洪钟:“殿下,荒地开垦之后,水利灌溉至关重要。臣愿即刻安排工部的能工巧匠奔赴各地,绘制详细的水利规划图,指导百姓兴修水利。挖渠引水,让新开垦的土地能够及时得到灌溉,为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礼部尚书也上前一步,仪态优雅,缓缓说道:“殿下,为激发百姓的积极性,营造踊跃参与的氛围,礼部可拟定文告,详细阐述开垦荒地对国家发展、家族兴盛的深远意义,张贴于各地城镇乡村,让百姓从心底认同并支持此举。”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针对开垦荒地的各项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

从物资的筹备、运输,到技术的指导、支持,再到百姓的动员、激励,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极为周全。

秦易珩认真倾听着大臣们的建议,不时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

经过连续多日的反复商讨,一份完备详尽的政策细则终于制定完成。

从开垦荒地的补贴标准,到农具、种子的发放流程;从水利设施的修建规划,到对百姓的技术培训安排,每一项条款都清晰明确,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驿站的快马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将朝廷的旨意送往每一个郡县。

郡县的官吏们接到政令后,丝毫不敢懈怠,立刻组织人手,将政令内容抄写多份,分发至各个乡村。

在全国各地的乡村集市、交通要道,很快都张贴起了色彩鲜艳、字迹醒目的布告。

布告前,瞬间围满了好奇的百姓。

识字的人站在前面,高声朗读着布告的内容,声音抑扬顿挫;不识字的人则伸长脖子,挤在人群中,全神贯注地听着。

当听到开垦荒地不仅能增加自家的粮食收成,还有朝廷丰厚的奖励补贴时,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

消息迅速在乡村间传开,原本宁静的村庄瞬间沸腾起来。

男人们纷纷扛起家中的锄头、铁锹,仔细检查着工具是否完好,有磨损的地方赶紧修理。

女人们则忙着收拾行囊,准备充足的干粮,为家人的辛勤劳作做好后勤保障。

老人们在家中帮忙照顾孩子,虽然无法亲自参与开垦,但他们也不时叮嘱年轻人要注意身体。

田野间,处处可见百姓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迎着朝阳出门,披着晚霞而归,在土地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

每一下挥动锄头,都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有的人家全家总动员,分工明确。

父亲力气大,负责用力翻土;母亲则跟在后面,细致地将翻起的土块敲碎、平整;孩子们也不闲着,在一旁认真地捡去土里的石块、草根,为土地的开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遇到粗壮的树根,一家人齐心协力,用斧头砍断,再一点点将其从土里拔出,尽管过程艰辛,但没有一个人喊累。

远处,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正干劲十足地挖掘灌溉水渠。

他们喊着整齐有力的号子,手中的铁锹上下飞舞,泥土在他们脚下迅速堆积成小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片片原本荒芜的土地逐渐被开垦出来,变成了规整的农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