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在小镇养蜂的日常 > 第6章 六只小蜜蜂

第6章 六只小蜜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对对对,周承。”孟妈妈继续问,“你们又是怎么回事?”

提到周承孟晚晴才记起要提醒父母的事情,瞬间夺走了话语主导权,将最近在蜂园发生的事情加了点主观色彩说了一遍。

“……本来我以为他是来找茬的,但是今天傍晚他都跟我解释清楚了,这事情也就算过去了吧。不过!你们别遇到人家说什么老师的儿子啊就领进家门,那不是你们未来的女婿,你们要随时保持警惕,懂不懂?”

孟晚晴越说越起劲,一时间不知道谁才是家长。

孟妈妈被说得一愣一愣的,倒是孟爸爸清醒,抬手给了孟晚晴额头一个“栗子”,“才放手就敢教育起我们了?”

“爸!很痛耶!”孟晚晴顿时破防,捂着自己的额头不爽道,“我已经长大了,能不能别再用小时候的那套了。”

“你就是长再大在我这里也是不够看的!”孟爸爸说完直接拿走了孟晚晴的碗,顺便让孟妈妈将筷子和汤一并撤了,“没大没小,你都吃完了,我和你妈吃什么呢?去厨房把锅刷了。”

“我……”孟晚晴看着瞬间翻脸的父母语塞了,满肚子吐槽的话都堵在喉咙里,最后捂着头乖乖起身去厨房刷锅了。

-

今年年初,郁镇新一轮的建设计划提交并且审批通过,几个月的全国招标也渐渐落在了实处,有几家不错的企业联合承接建设,最最要紧的就是修路。

去年大路铺开后郁镇也有了一条来回市里的公交,比以前便利了不少,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以前家家户户自给自足,够生活温饱就满足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那个年代郁镇外出了很多务工的人,有人赚得盆满钵满回来扩大家业,有的人干脆直接在外扎根落户,而那些规模扩大的人家开始走外销的路,也是前人的摸索给了大家赚钱的思路,纷纷效仿。

在路建成前,没有那么大销路的人就将货拉到市里支摊去卖,有成批大规模订单的人家就租车一趟一趟拉,成本高不说折损率也高,常常忙活了一年收支才将将平衡。

后来大家都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累死累活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日子还不如以前堪堪温饱来得舒心,渐渐地首批外销的热潮开始走下坡路,郁镇的发展又复回停滞阶段。

这几年是郁镇的蜂蜜被市里的一个大老板看中,成批的稳定的订单让大家纷纷求着合作,几乎被他独揽了进货渠道,但是大老板开价并不高,只是承诺会提供所有的运输费用,折损部分按比例也会有相应的赔偿。

大家计算下来也能赚不少就攀附上这个大树,孟晚晴家也不例外。

但是这几年在外读书的孟晚晴却看到了蜂蜜的暴利,天然的蜂蜜被大老板以低价收购,再经过简单的包装就翻几十倍售卖,精装的甚至更贵。

郁镇的建设也是孟晚晴决心接手蜂园并且着手扩大的原因之一,红头文件下来的那一刻她的心也定了,只是未来的路也没有那么好走。

理完了了解到的资料后孟晚晴决定还是找个律师来规范之后的合同文件比较好,而初步的合作事宜可以先打打人情牌。

在镇上,哪有那么多规范的合作文件,要么亲戚要么朋友搭伙一起干,口头约定的合作不在少数,抓住信息差也不是不能合作,只是……

人情都是父母辈的,他们这一辈同学情能维持住几个就不错了,难道还要拉着父母去谈不成?

孟晚晴手支起撑着下巴盯着电脑屏幕出神,最后思绪一团乱麻,郁闷地趴在桌上,额头抵着桌沿暗暗抓狂。

“遇到麻烦了?”

一道清冽的声音从孟晚晴的身前传来,她猛地抬头,门口跃进来的光打在蒋辛珩身后,逆光模糊了他的面容。

好熟悉的场景啊……

以前她做不出电磁感应的题目时好像见过类似的画面,那时候她焦躁不安到恨不得撕了面前的卷子扔地上去,就在奔溃的临界点时学霸蒋辛珩就出现了,和眼下这个场景很相似。

理科的题对他来说简单到跟吃饭喝水一样,只通读了题目他就能在草稿纸上列出需要的公式和解题思路。

那时候答出难题的他就是逆光而来的战士,当然战士身边围着的人也不少,所以孟晚晴能记住的也就那一瞬间的感觉。

只是还没像高中那样开口问他“这个题我不会,你能不能教我”,又有一道急切的声音闯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什么麻烦我都能解决!”话都没落扎实周承就将蒋辛珩从正对着门的位置挤走,张牙舞爪的占据了逆光的位置。

一个是看影子都能让人觉得安心,一个是光看影子的发丝就感觉要大事不妙了。

明明周承比他们都要大几岁,怎么会这么幼稚呢,心性看起来像弟弟一样,还有种会把所有事情都搞砸的奇怪气场。

所以孟晚晴没有理他,视线偏向另一处,“班长,你帮我看看计划书吧。”

晾在一边宛如空气的周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