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家长们早已经见怪不怪,毕竟,每个星期都得来上这么一次,即便是前几次还觉得有趣,但是见多了也变得习以为常。
只有这些小不点们兴致勃勃,每一次都激动不已,这已经成了他们科室的保留节目。
“我们小曾哥哥肯定能完美过关,你看他的腰板挺得直直的,肯定是复习得很不错。等会儿张医生一提问,他肯定能完美的回答出来。”
豆豆经过手术,已经能够像正常的小朋友们一样的活动,所以这次他兴冲冲地凑近小朋友圈中,他对他的小曾哥哥充满信心。
“不可能,我觉得我们小朱姐姐才是最棒的,我有偷偷数过,小朱姐姐被张医生夸得最多,她这次肯定也是最棒的。”
一个小女孩正眼冒星星眼地看着小朱,她觉得小朱穿着这身白大卦美极了,“我以后也要像小朱姐姐学习。”
另一个小男孩不乐意了,他超喜欢小袁医生的,不允许任何人说小袁医生的坏话:“小袁哥哥才不会被骂,他肯定是最棒的。”
几个小屁孩开始争论起来,他们都觉得负责自己的医生是最棒的,他们要为自己喜欢的医生争取最好的地位,谁也不肯服输。
儿科科室内的家长和医护人员早已经对这一幕免疫,反正每一周都得进行一次这样的辩论。开始还觉得新鲜,但是经历的多了,早就已经淡定。
儿科科室不像别的科室,病房里并没有弥漫着很重的消毒水的味道,除了一点点药物的气味,剩下的都是一种淡淡的儿童熏香的味道,倒是不会让人觉得多沉闷。
刚进入病房,张宇桉翻开递过来的病例,目光迅速扫过关键信息,确认病例的变化情况及病人的恢复状况,又再次仔细检查病人的各项指标,随后将视线转向实习生们。
“来了来了。”小萝卜头们一脸紧张地偷看这边的情况,他们总是会为自己最喜欢的哥哥姐姐们担心。虽然张医生很温柔,但是他们的心还是被紧紧揪着,一刻都不能放松。
“小袁,你来说说这位病人的主要症状和我们的初步诊断。”他的声音并不大,但是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平静而有力,每一个字都让在场的气氛更加凝重。
小袁紧张地咽了口唾沫,他快速地翻看手中的病历本,试图掩饰自己的不安。随后开始结结巴巴地汇报病人的情况,偶尔抬头看一眼旁边的同伴,试图寻找一丝指引。
太糟糕了,昨天和朋友相约去吃烧烤,忘了今天的大日子,很多东西都没有复习到位。当他在卡壳时,那种尴尬和焦虑几乎让他窒息。
张宇桉并没有打断,只是耐心地等待着,用鼓励的眼神示意他继续。
小袁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自己学习过的知识点,终于断断续续地把剩下的内容说完。虽然不够流畅,但是,至少关键信息点都包含在内。
“不错,基本点都有提到。”张宇桉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肯定,“但是作为一个医生,你得有充足的准备,临床判断需要的是准确和迅速。”
“老师,我知道了。”小袁内疚地低下了头,他的确是做错了,没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
“小曾,你来说说,我们应该采取怎么的治疗措施来进行下一步治疗。”
小曾上前一步,他的心里也在打鼓,但是相比于小袁,他显得稍微从容一些。他回忆着昨晚复习到的知识点,结合病例和病人的实际情况,有条理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小朱的情况稍微比其他两人好一些,她做足了准备,能快速准确地回答张宇桉提出的各种问题。
查房的进程在张宇桉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偶尔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着其他几人的思考。
虽然过程中不乏尴尬和紧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实习生们逐渐适应了这种节奏,回答变得更加自信。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小袁哥哥会被张医生批评,还好还好。”小袁医生的小迷弟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安抚自己紧张的情绪。
“我以后也要成为一名医生。”一个5岁的小女孩捧着自己的脸,一脸期待的告诉大家。
其他小伙伴们一听,立马转头朝着小女孩说:“甜甜,等你当了医生,一定不能给我打针哦。你要记得呀,千万不要给我打针,我害怕。”
孩子们的童言童语逗笑了整个科室,这个年纪段的孩子既天真又可爱,他们说的话有时候真的让人忍不住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