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一直不喜欢王佳芝,从第一眼见就不喜欢,这种不喜欢不是无感,而是一种讨厌。
但他第一次见王佳芝,觉得这小丫头是闷人大胆,要不然,虽然是白来的,死了也无所谓,但毕竟已经死了两个,不能太打草惊蛇。老吴也说不上为什么,他看到王佳芝第一眼,讨厌之余,还有直觉或许这件事情有希望。
直到最后他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后来他只浅显的觉得,可能是他第一眼看到王佳芝,就很讨厌王佳芝,这讨厌又是那样的熟悉。
年轻时候老易劝过他,说:你不能只琢磨事,不琢磨人。
老吴这辈子可是没少琢磨人,但他的琢磨都是他自己偏执的琢磨。
年轻时候他主动和老易结下梁子。每一次挫败,他都偏执认为不是自己不好,是被他算计了。每次他闹出大事,他替他善后奔走,他就偏执认为他是别有用心。
他这辈子把自己不愿意承认,不愿意相信的事情都偏执的想象成他想要承认,想要相信的样子。
他第一次见孟舜英就很喜欢。从年轻时候起他就喜欢这种明艳高贵的女孩。
原本只是要玩几天享享艳福,没想到孟舜英心里只有邝裕民。不管他怎样发狠的折腾,孟舜英只是绝望的哭和闹,人都要被糟蹋烂了,就是什么用都没有。她在床上没有要他感到任何快感,而年轻时候那种被嫌弃的屈辱感又还魂回来。
其实这也是他的偏执。他妻子只是年轻的时候喜欢过老易,但只是青春一种懵懂,多年后想起,不过是略过心头的一片浅影。
好比王佳芝就是没有被邝裕民伤害。她将来嫁给好丈夫安慰一生,那少时的情窦初开她自然会记得,但也只是记得而已了。
但他偏偏自惭形秽,总觉得太太还是对老易念念不忘。而他又觉得丢脸,他不要的东西,自己还要不择手段才能弄到手。
尤其后来靠山出了事情,再也没有人肯迁就巴结他。同时期的人好些都高官厚禄,他却一辈子没升上去。这要他更为偏执自卑。而为了掩盖这自卑,他脾气更坏,更变态。原本他们是可以很美满的,妻子是一心一意想和他过的,直到最后他太太也不懂,当初他那样热烈的追求自己,为什么一结婚,他就变成了那样。
后来他又臆想妻子不忠,在外面有了人。
老易事先和他通了消息,他走了。他在外面另置一份家,和家里长期不通音讯,但太太带着两个孩子找了来,抓捕的时候出意外亡故,他也只是自己骗自己,从来不是自己的错,是老易害死了他的妻子和孩子。
这种偏执也在他的认知中。
他和老易从年少起相识,共事也有些年。其实他了解老易,但也不了解老易。因为他偏执的性格,和少时对兰藉那偏执的敌意,要他永远不相信他真正了解的兰藉是真实的兰藉,而骗自己他想象中的兰藉才是真正的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