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芝简直难以置信,他竟然带她出去玩。
当然还是见不到阳光,不能出去走,不过这样已经很难得了,她根本没想过。
也是前一天临睡觉的时候他问她要不要去看国画展,是他一个朋友办的,有很多名家的字画。
她听了两眼放光,连说要去、要去。
第二天早晨他临出门说晚上要车来接她去。怕可能会见到他认识的人,为了不给他丢面子,她还刻意好好打扮了一番。
快六点钟的时候老姚来接她了。
她进去的时候发现除了警卫并没有其他人,展览到五点钟结束。是人都走了,再要她来看。
她见前面两个穿长衫的人在说话,一个竟然是他。她简直不敢相信。
她朝他走过去,他转头见她来了,朝她微笑着,那人也朝她看过去。
等走到跟前,他简单介绍了几句,那人向她点头问好后,就离开了。
那人是他的同学,虽然年龄差不多,和他却是截然不同的气质,一种文人的潇洒自得。
即便过了中年,看他们两个说话,倒是透着些许少年感,她仿佛看到了他们年轻的时候。
不过很显然,这个人并不是藤箱几人组中的任何一个。
这展厅特别大,现在就他们两个人,显得更空旷了。他两只胳膊环着她,和她一幅一幅的看画。
王佳芝非常喜欢***的蔬果画,淡绿色又长又饱满的丝瓜,勾出竖长的瓜棱,每根丝瓜上带着一大朵黄色的花,一个一个挂在瓜藤上;玫红色的大桃子,圆滚滚的好大一个,桃尖上点一抹大红,后半个是几笔藤黄,好几个挂在枝头,或是装在竹篮里;一大篮子的荔枝,一个个淡红圆团,上面用大红密密的点出凸起。
写意豪放的蔬果花草,然后点缀着精雕细琢的工笔草虫。丝瓜周围几只飞舞的蜜蜂;荔枝旁边偷吃的小老鼠;花朵旁一只红色的蜻蜓或白色的粉蝶;南瓜藤上一只蚱蜢或是螳螂。
这种动静结合,粗中有细的感觉非常有趣。
王佳芝觉得这些画特别像小时候听外婆讲童谣故事的插图,大桃子、大丝瓜、小老鼠偷油、小蜜蜂采蜜。
她笑道:“这三幅是‘渐入佳境’。”
前面刚好是三幅早中晚期的螃蟹图。
她道:“开始蟹壳就是一个墨团,然后就看出笔触了,后面就很清晰的三笔一个蟹壳。很传神了。”
“画虾也是一样,好像这样。”
向旁边移步,果然是各个时期的虾。
她笑道:“我喜欢这个。”
一副煮熟的红色螃蟹,旁边一棵大白菜,那橘红色特别鲜艳。
她笑道:“小时候读红酥手,黄藤酒,我就想到吃螃蟹要喝黄酒。现在也是一样。”
他道:“这个颜色是很好看,像不像一种花,我在北方见过。很大很大一朵,好多颜色,就有这种非常鲜艳的橘红色。”
她道:“好像是的,像大丽花,”
有一幅是秋天的几棵玉米,玉米秧变得枯黄,成熟的玉米粒露出来,枯黄的茎秆上缠着牵牛花,长着墨绿色的叶子,开着大红色的花。玉米叶上站着一只螳螂,花上飞着蜻蜓。
他笑道:“我喜欢这个,北方秋天的田地就是这样,玉米都枯黄了,地里开着牵牛花。”
她笑道:“这个好有意境,好像枯木逢春一样。玉米虽然已经死了,可是身上缠着很灿烂的花。”
“你是这样觉得的,我倒是觉得很好,一种五谷丰登的感觉。”
“也是,不过秋天真的很奇怪,深秋就是那种繁华绚烂到极致,然后物极必反的落寞。”
她喜欢深秋,但那美是凄美,她也是深秋死的。
看到***的画,他问道:“你喜不喜欢***的画。”
她摇头道:“我不喜欢,虽然和***一脉相承,但觉得神韵不一样。我也不喜欢他画的鹰,感觉好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