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穿越三国之汉魏风骨 > 第135章 谏平原侯书(1)

第135章 谏平原侯书(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最佳窗口: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重期间

对标次子李世民玄武门事变夺权。

2. 行动序列

第一阶段(控制中枢):

派杨修假传军情调离曹仁夏侯惇等卫戍部队;

以“献《冬至赋》”为由,率八百死士入铜雀台。

第二阶段(清除对手):

派夏侯霸率青州兵封锁邺城六门;

让丁仪带兵围困曹丕府邸,制造“太子谋刺魏王未遂”假现场。

第三阶段(法理建构):

逼曹操签署《终制》传位诏书;

提前伪造伏完遗书,公布曹丕“私通汉室”罪证。

3.替罪羊体系:

事成后立即诛杀丁仪兄弟,宣称“佞臣蛊惑”;

将政变包装成“清君侧”,仿李世民处置李建成余党手法。

4. 士族赎买政策:

提前承诺司马孚御史大夫职位,换取河内司马氏中立;

恢复崔氏子弟官职,换取河北士族支持。

3. 宗教力量:

请左慈在邺南郊设坛,表演“神授玉圭”神迹;

重译《老子想尔注》,加入曹植“称帝应谶”内容。

……

每个版块,都用一张麻纸打草稿,涂涂抹抹,写完一张就揉搓成团,扔进竹片做的废纸篓里——哦,那不是纸篓,是宠物皎皎的窝。

崔缨玩转翰墨,脑洞大开,大胆想象自己是个腹黑的植党,癫狂且滑稽!玩得不亦乐乎,快哉快哉!写到最后,自己也觉得好笑极了,在寂静无人的半夜笑得,天真无邪,直在草席上打滚……

“天灵灵地灵灵,夜游神显灵,不要笑我阴谋诡计,小女子不才,只是想送我对象上清华保命——”

崔缨咬着笔杆,托着脑袋,歪头对着窗外夜色傻笑——她很惊喜,没那么多道德心理负担,扮演一次处心积虑,只为策谋把心上人推上皇帝宝座的“坏女人”,原来可以那么爽啊?

但她自个儿清楚,若这份《攻略》真呈给曹植,那家伙又该跟多年前一样犯痴狂病,指摘她是个贪慕虚荣、居心叵测的女人喽!说不定,还会彻底失去曹植的真心。麻纸太硬不好撕,她想了想,心里还是过意不去,于是捉笔蘸墨,把废稿许多处正面针对曹丕的“攻击”都抹去了。

不行,她得像刘桢一样,写一篇真正的谏文!当曹子建最“贤德”的对象!

脑中的灵光如泉涌,根本停不下来!

崔缨只把《攻略》废稿丢弃在一旁,重新取来上等绢布,端坐在书案前,重新攥笔凝思,认认真真写下清秀的蔡体隶书:

《谏平原侯书》

缨白:

子建,隔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

前日所睹君侯斗鸡赋诗,及鞠壤妙技,良难能也。近闻许都腊月,万民驱傩、社祭歌舞,西域百戏诸如跳丸、幻术、傀儡、驯兽,望之流连,睹之不厌。盼来年有缘,与子携手同观。

然见君侯与家丞邢顒多相龃龉,乃至庶子刘桢意切辞尽为劝,而君犹不以为然者,窃为君侯不取也。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世之深谙法度之贤达士者,如邢顒辈,可谓深渊矣!其人防闲以礼、无所屈挠,是以动君侯之心、忍君侯之性、曾益君侯所不能也。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君子无逸,辟祸于未萌。至若斗鸡、弹棋、陆博,雕虫末技,未足以揄扬大义。今汉室神器倾危,圣宰翼帝霸世,卿平素自诩命世之才,怀抱将相之具,岂甘曳尾自沉于淖涂中乎?

世有非常之功,以俟非常之人。公子固为倜傥非常之人也,然未有仲尼之厄,韩非之囚,长处幽阁,久坐书前,不知稼穑之艰难,其志在金玉卿相乎?志在雀台雕文刻镂乎?志在江湖疏狂一匹夫乎?吾皆不知,但知丞相许君植功建勋之志耳。

伏维君侯慎思择选其言,则予之幸甚也。非为世儒说教之辞,但陈申剖白,与君侯对饮长歌,闲叙二三。

一论混元造化之端:

张平子曰:“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星辰虚浮不缀附天体,天也瞻之苍苍然无穷极,譬若俯察千仞之深谷,而黝黑非其真色矣。茫茫寰宇,两仪相成,死生同合太极。生如寄居,渺似蜉蝣,生前混沌无知,盖死亦如无梦之寐乎?

道生万物,万物熵增必死。道即心也,我在故我思,我亡则宇宙不存。君侯之道,在乎祖宗祀祭之炉辉,在乎呦呦庙堂之桢干,在乎喁喁江湖之黎庶也。

逢此百年未有之世端,天命不可蠡测,人性本恶,然则春蝶不惮秋霜,夏蝉不惧冬雨。惟洛河岩畔之清风,卢龙塞北之明月,谯沛郊邑之飞花,长安故城之迴雪,赏之不绝,岁岁年年,斯诚乃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二论羲皇以来贤圣名臣烈士优劣之差:

云山苍茫,江流泱荡。

古之君子,士穷乃见节义,未敢忝享茅土之荐。由父避世,夷齐隐逸,伊佐周弼,蠡良退名。从游孔氏,访迹季陵,过叔向之墓,游晏婴之宅,观子产祀台,感颜渊原宪旧事。至若战国四公子,驱驰列国,纵横捭阖,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君子无罪,怀璧其罪,公子身披彩翼,鹤立曹氏诸子群,却无鹰鹫猎食之利爪,亦无睿狐惑人之婴鸣,宜学玉蝉清素,潜蛰敛锋,遁地伏候,漱朝露、歌光日,与璀绚夏华齐生,共泠凛秋风同归。

凡子必仁孝事君亲,立身持正,公子纵负不羁之才,快意恩仇,浪荡江湖虚名,不过一晌贪欢。老而回首含恨,悔不成卫霍名臣烈士,此悲之痛极也!

三颂古今文章赋诔:

君侯十岁馀,先秦诸子百家经传,靡不毕览。《韩诗》在御,《九歌》抒怀,诵琳琅辞赋,品春秋史笺。是以梁园幽竹,不及北林楸叶悲瑟;上林雉兔,不及雀苑鸿雁高飞;乐府采诗,如清流过园;桓灵诔颂,如陇土石碣。

铸此经国利器,君侯宜尽文章之材,制天命而用之。法商鞅之法,术申不害之术,势慎到之势。于邺城泮宫陈案,集注《韩非》《司马法》,居墨家钜子之馆,与尸、管、晏、鬻、吕五子,分庭抗礼,把盏言欢。则相如鼓瑟,扬雄吹笙,班张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四言当官政事宜所先后:

“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仁可过,义不可过也。王修、司马芝、杨沛,此皆贞良俊才,可为贤师。李通、臧霸、文聘、吕虔、贾逵、满宠等,亦有治绩可参。

贾谊妄哭,梁鸿私窜,京洛之少年,难撼许邺耄耋臣属。君子志大而量旷,才应分而识有余。不忮不求,不凝滞于俗,可弹冠振衣于泰阿危岩,可沐耳濯足于沧海之畔。为人君者,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文武并用,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弘道而遗身,垂拱而天下治。

愿君侯受平原玺绶,敛仁义恩厚之芒刃,砺权势法制之斤斧。不负家国,整饬官邪,惩改宠赂,擢拔寒素才士于沮溺,使陋巷民言闻于庙堂,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五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

“兵者,凶器也。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

董乱以来,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少长妇孺,无贵无贱,同为枯骨。苍苍蒸民,皆有父母兄弟。当世祸乱,本为豪强割据,世家攻伐,人心所贪门户私计,致使三家分鼎,天下庶民百姓骨肉别离。

丞相用兵若神,仿佛孙、吴,殊绝于人。君侯常伴丞相之侧,随旅征战,听孟冬讲武之磬音,览仲夏时局之观图,必有助帷幄千里之筹算,有裨挥掣谋谟之剑戟也。

然吴蜀成患,君侯若得将兵之机,当挺身奋节,被坚执锐,征拔淮泗,威震荆楚也。万望戒酒绝瘾,恪守军道,为士卒先。

凤凰绝红霓,背负青天,翱翔乎杳冥之上;鲲鹏朝发昆仑墟,暮宿孟诸,与江海比量。

男儿立于世,思追周武,当包藏宇宙之机,有吞吐日月之志,怀柔九州,致万民雍熙,四海宴如也。

残烛垂泪,耳目昏昏,提笔忘字,不知所言。

再拜。顿首。

……

夜入四更天,崔缨毫无力气地伏在案几前,昏睡过去,哪怕兔毫笔坠落在地,也无任何知觉。

只有丢满废纸的竹篓里,一只白兔,努动鼻球,在黑暗里闪烁着红色的双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