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这是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这样的一首歌带着对故乡的深刻眷恋,远离故乡的旅人带着属于自己乡愁,流浪在异乡,熟悉的语言,带着忧伤的语调,拨弄着内心的琴弦。
已经有人落泪,他们听着这首歌,他们这些异乡者平复下激荡的内心,哭泣的声音化为对于乡愁的轻声哼唱。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家乡在那头。
漂泊在外乡的游子,在这里,吃不到熟悉的食物,看不到熟悉的景象,嗅不到熟悉的味道,听不到熟悉的乡音。
在异乡遇到的委屈,听不懂的语言,自己假装的坚强,都在这一首《乡愁》中化为齑粉。
他们将所有的感情都融到这样的哼唱中,我的家乡啊,我的家乡啊,我是多么的想念你,生活将我们分离,我们被迫分离。
游子的思念现在化为歌声,想要飘过这千山万水,回到故乡的身边。
游子的眷恋永远缠绕在故乡的身上,带着欢喜与不舍。
永远记得故乡土地的味道,永远记得那片土地上大米的滋味,永远记得那片土地上乡人的面庞。
游子的委屈一直深埋心底,只有回到家乡才能说出自己的伤心,泪水萦绕眼底,却只能故作坚强。
人群已经有人哽咽出声,哭声会传染,呜呜声伴随着歌声,化为一阵清风,牵引着身处异乡的孤独。
有人泣不成声,深深地望着故乡的方向:“我想回家了,我想吃家里的饭菜了。”
“家里的饭很难吃,可我就是想吃,这里厨师做的再好吃,也比不上家里的那一口,我想回家了。”
这样的话出现在各个角落,家乡也许没有那么好,可她是一个人的锚点,她是一个人永远的后背,受伤了可以找她,受委屈了可以找她。
人群疯狂了,一起跟着哼唱,大家一起哭泣,一起打着拍子。
————
中也护着他,躲着围拢在一起的人群,就这样跌跌撞撞的走出人群。
出来之后才发现,这条街道没有居酒屋,可中也不敢再把津岛英治带回那个地方,那些人太可怕了,不要过来啊!
中也看着眼前流淌着笑意的的人,也高兴起来,中也虽然也懂一些中文,对于中文中的感情就难以完全理解,可是有些时候语言的隔阂,可是其中的感情却让任何人都可以体会到。
他发现英治在听到这些歌曲的时候,英治变了,不是以前的半死微活的样子,这样很好,他们这些人只能给他陪伴,他的痛苦要自己度过。
中也搭在津岛英治的肩膀上,英治拍开他的手掌,他拿出在街道顺来的啤酒,恐怕老板今天对账的时候看着多去来的钱,还会挠头皮。
将其中一罐扔给了中也,中也接过啤酒,拉开拉环,啤酒瓶相互碰撞:“英治,我看那座山也不错。”
津岛英治远眺着山峰,抽了抽嘴角,望山跑死马,中也这时真的不把我当人。
不过他一仰头喝完啤酒,疯就疯吧,今天就好好的疯一次。
他直起腰,拉着中也就往前跑。
中也看着身前的人,就这样跟着他一起奔跑,他们现在忘记了一切,抛弃一切的束缚,他们现在只是奔跑,向着他们的相同的目标。
灯光照耀着他们奔跑的身影,他们这么的快乐,伴随着风的自由,他们的目光温和的不可思议,青年大声喊道:“中也,跑快些。”
中也也大声的回应他:“这就来,一起跑。”
他们就这样一起奔跑,他们忘记所有的疼痛,就这样奔跑下去,跑过了昨日,跑过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