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来自陌生人的温暖(5)
“因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夏、商文明,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金等几十个强大的朝代,其政治经济活动的核心区域也都在黄河中下游,所以黄河被称为我们的母亲河。早在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蓝田文明、半坡文明、龙山文明出等等,标志着古代文明的科技、发明、城市建设、文学艺术也在这里产生。炎帝、黄帝两大部族也是在黄河流域形成的,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它部族,形成“华夏族”。黄土的土质肥沃,有利于农业垦殖,先人们早期在黄河流域就开始种植小麦,长在黄土地上的小麦是那个时候主要的口粮之一。以黄河为轴心,以社会、经济、科技、思想为车轮,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前进。横跨北方大地的黄河,滋养了大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养育了人民。人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其意义就在于此……”胡亦洐侃侃而谈。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最后流进了哪个海?”陈越群问。
“黄河在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胡亦洐叙述者黄河历史,陈越群认真地听着。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在世界上排第几?”陈越群问。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是世界第五大河流。世界第一长河是非洲的尼罗河,第二是南美洲的亚马逊河,第三是我国的长江,第四是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胡亦洐说。
“我记得黄河长有五千多公里。”陈越群说。
“全长5464公里。”胡亦洐说。
“黄河的水那么黄是因为里面有泥沙吗?”陈越群问。
“是的,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由于该地区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又缺少草木的庇护,雨水一冲就把大量泥沙带入了黄河,这就使黄河水变成了黄色。黄河在流进陕北黄土高原后就开始变黄,以后流经的一直是黄土区,夹带泥沙量也越来越多。”胡亦洐说。
“胡先生知识渊博,听了你的讲解我都涨知识了。”陈越群听着胡亦洐对黄河的讲解感到他是个满腹经纶的才子。
“陈姐过奖了,我只是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黄河的知识正好你问到了。”胡亦洐谦虚地说。
“胡先生,冒昧地问一句,你是老师吗?”陈越群问。
“我是师范大学毕业的,但不是老师。”胡亦洐说。
“师范大学,果然气质与众不同。现在火车到哪里了?”陈越群说。
“山东德州,德州的‘德’源于‘德水’,德水是古代黄河的别名。”胡亦洐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李白的诗豪放、激情,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李白是写黄河诗最多的诗人吗?”陈越群想起了李白描写黄河的诗句。
“李白确实写了许多关于黄河的诗句,但是没有统计表明他是写黄河诗句最多的诗人。有多位诗人写过关于黄河的诗,比如王之涣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刘禹锡的‘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杜甫的‘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我最喜欢的是现代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胡亦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