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静静地坐在炕沿上。
一块彩色的编织品突然闯入了宋寒喻的眼帘,吸引住了他。
整体呈现出一种迷人的克莱因蓝色调,仿佛能够将人的灵魂都吸进去一般。
然而,这并不是它唯一的蓝色,众多其他色彩斑斓的元素恰到好处地镶嵌其中,犹如点点星辰点缀着浩瀚宇宙。
这些色彩相互交织、融合,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
与阿楉家中那些编织品不同。它似乎像是承载着某种深厚情感的宝物。那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个少数民族对于神明无比虔诚的信仰被融入到了每一针每一线之中。
宋寒喻凑近仔细观察起来,发现这原来是一块毯子……
上面布满了各种各样充满民族风情的图案,有的似奔腾的骏马,有的如盛开的花朵,还有些则像是古老传说中的奇异符号。
尽管他并不理解这些图案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宋寒喻眼神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喜欢,一旁的小姑娘有些按捺不住,小声嘟囔道:
“那只是奶奶做的一些破玩意儿啦!现在市场上什么漂亮的东西没有,明明可以直接去买,可她老人家却偏偏要自己动手编织。
她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使,穿针引线那么费劲,我劝她别弄了,她就是不听,真是固执得很呢!”
听到小姑娘的抱怨,宋寒喻缓缓收回了目光,微笑着看向她问道:
“奶奶是不是少数民族呀?”
小姑娘愣了一下,随即随口回答道:
“不是,我奶奶是汉族。倒是我爷爷是少数民族,不过他已经离开好多年了。”
说完这句话,宋寒喻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忧伤。
阿楉缓缓转过头来,目光恰好与宋寒喻交汇在一起。
两人眼神里却有说不出的复杂,直到后来的五年,宋寒喻也未曾读懂阿楉的情绪。
而此时,奶奶面带微笑,双手稳稳地端着一个装满食物的大盆子,慢慢地从屋里走了出来。
盆子里盛放着她亲手炸制的金黄酥脆的麻花、精致可口的点心等各类小吃食。
奶奶将盆子轻轻地放在桌上,热情地招呼道:
“孩子们啊,家里也没什么特别好吃的东西可以用来招待你们,这些都是老婆子我自己做的一点干粮,别嫌弃,快尝尝!”
说着,奶奶又转身走进厨房,拿出了一些已经风干好的牛肉干,并把它们放入正在煮着奶茶的锅中加热。
宋寒喻见状,赶忙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奶奶身边,接过那些热气腾腾的食物,嘴里不停地说道:
“谢谢奶奶,您真是太客气啦!”
接着,他小心翼翼地将食物放回桌上。
大家围坐在桌旁,耐心的倾听着奶奶讲述着家长里短。逐渐了解到,奶奶心中一直有着许多的埋怨——儿子常年在外工作,很少有时间回家探望。
每当想起这件事,奶奶就不禁思念起已经过世多年的老伴儿......
如今,奶奶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如从前那般硬朗,但周围的人们却一个个都离开了家乡。
她知道自己无法留住远走的人,只能默默地守着这熟悉的家。
而那几亩田地,或许就是奶奶对于老伴儿最后的念想。
当宋寒喻和阿楉起身准备离开女孩家的时候,宋寒喻的心情变得沉重且复杂。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当然,自己似乎并不属于这类人群
正当宋寒喻思绪万千之时,一旁的阿楉似乎察觉到了他内心的烦闷。
只见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宋寒喻的肩膀,温柔地说道:
“好了,咱们走吧,该回家了。”听到阿楉的话语,宋寒喻回过神来,微微点头应道:
“嗯。”
夜幕如墨,浓稠得化不开,太阳早已隐匿于天际,只留下一片漆黑。
昼夜之间巨大的温差使得夜晚的野外气温骤降,此刻已然降至零下三十度,寒冷彻骨。
宋寒喻蜷缩在车子里,不停地对着双手呵气,试图获取一丝温暖,但那微弱的热气很快便消散在冰冷的空气中。
他紧咬着牙关,身体微微颤抖着。
一旁的阿楉看了看表,不禁长叹一口气。
他心中暗自懊悔不该带着宋寒喻一同前来,。
没过多久,困意逐渐袭来,宋寒喻的眼皮开始变得沉重,意识也渐渐模糊起来。
就在他即将陷入沉睡之际,突然,一阵刺耳的声音划破夜空,犹如惊雷一般在耳边炸响。
宋寒喻猛地一个激灵,被冻得浑身一颤,瞬间从迷糊状态中清醒过来。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他惊慌失措地问道。
阿楉此时却是面色凝重,双眉紧紧皱起,眼眸中还隐隐透着些许怒意。
只见他一字一句地说道:
“车子好像……抛锚了。”
听到这个消息,宋寒喻的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这里可是荒无人烟的郊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又到哪儿去找人来修车呢?
“那咋办啊?”
宋寒喻焦急地问道。
“你先别乱动,在车上等我。我下去看一下情况。”
宋寒喻眨巴眨巴眼,点点头。
阿楉一边说着,一边打开车门,迎着刺骨的寒风下了车。
外面狂风呼啸着,那声音犹如恶鬼在号哭,又似野狼在哀嚎,令人毛骨悚然。
狂暴的风雪无情地抽打在人的脸上,仿佛千万根细针同时刺来,让人根本无法睁开双眼。
阿楉的脸此刻已被冻得通红,就像熟透的苹果一般。
他的脸上甚至凝结出了一层薄薄的冰霜,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艰难地对车子出现故障的部位进行仔细检查。
然而,无论他怎样拍打车子,那辆车却依旧纹丝不动,没有任何反应。
"完蛋了!这车真的彻底坏掉了!"
阿楉无奈地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