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知青手真巧啊,这个妆台盒子真是不错。”一个婶子手里拿着一个梳妆匣爱不释手。这梳妆匣要是不拉开就是个方方正正的小箱子,可是打开上面的盖子,里面可以嵌一面小镜子,拉开上面的两扇小门,里面也是做了隔层的,两扇小门下面还有一个小抽屉,做得十分精致好看。
这会儿红云大队的知青点,围了得有五六个老乡还有几个他们这边儿的男女知青。
“没看出来啊,黎知青还有这手艺。”张巧巧羡慕地看着那个梳妆匣,此前,她也听说过,黎知青和秦苗要结婚的事儿,当时还没有什么感觉。如今看着这个小匣子是真的对秦苗生出了一丝羡慕,不为别的,就为这个匣子,这肯定是黎知青送给秦苗的啊,他一个大男人,哪儿用得着这个。这么精致的东西,哪个姑娘不喜欢啊。
“其实我也有年头儿没做了,小时候跟我爹学过,我爹的手艺比我好多了。”黎凡谦虚地说。
徐青看着他们一群人寒暄,又看见齐国华冲他挤眉弄眼了一番,意思是他当初说黎凡不行,结果现在打脸了吧,徐青气得话都不想说了,自己一个人跑回屋里生闷气去了。
没成想,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其他几个知青又开始说这事儿。他忍了,结果到了第二天下地的时候,黎凡不是跟他一起的,居然有老乡过来打听这是不是真的,把徐青气得口不择言地直接说“也就是普普通通,没什么稀奇的。”
“哎,你这个娃子说话咋这样嘞,我昨天也去看了,做得是不错的,你要是想看,等下工了可以去看看。”旁边的一个大娘插嘴道。
这位大娘的话一出,找他打听的那位婶子还有周围的几位老乡看徐青的眼神都不对了,把徐青气得够呛,又没法儿说。真不知道有什么可稀奇的,不就是个破盒子吗。
到了下午干完活儿之后,那位婶子果然去知青院里找黎凡看那个梳妆匣子去了。
然后,她把黎凡拉到一边,问道:“黎知青,你这个小匣子做得好,是这样,婶子有件事儿想麻烦你一下,我女儿今年过年时要结婚,我看你这个做的很好,你看能不能帮我家巧巧也做一个。”原来,这位婶子就是张巧巧的母亲,苗玉芬。
黎凡想了一下,“是这样,婶子,您也知道,我12月初就要结婚,我也想给我们家里打一些家具,您家姑娘结婚比我晚两个月,您看能不能等我先把我这头儿弄好了再给您做。”
张巧巧要嫁的是邻村的刘家大儿子,刘家家境好,他家大儿子是当兵的,因此要结婚就得趁他过年休探亲假的时候,昨天张巧巧回家说了这事儿,央着苗玉芬过来问问。刘家大方,彩礼给的不少,所以苗玉芬也想给女儿好好置办一些嫁妆。她也看了,这盒子很精致,哪怕当陪嫁礼放一些略贵重些的东西也很不错。
“行,这个倒是没什么,我听说你还会打家具?”苗玉芬又问。
“会一点儿,我做了两把椅子已经做好了您可以瞧瞧。”黎凡说着就去他屋里搬了两把椅子过来。
苗玉芬掂在手里看了看,果然很不错,也很结实,稳稳当当的。苗玉芬当即就问:“黎知青,你要是有时间的话能不能帮忙打一套桌椅还有柜子什么的?”刘家大方,给他们小两口盖了新房子,按理说,新娘家是要陪一套家具的,但是家具要是买的话,贵还得要票。至于黎知青这儿,毕竟认识,这些都可以商量。
“这个,时间上我是没问题的,您放心,您要是真让我做,您家姑娘出嫁前我肯定给您做好,就是这些木材什么的您得自己出。”黎凡想了想回道。
“这是肯定的,黎知青,你放心,婶子肯定不能让你吃亏,你看,这个数儿行吗?婶子再给你这个数儿的粮票。”苗玉芬压低声音,对着黎凡比划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