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砚回变了,苏萌最早感受到了这份变化。她依然是每天最早来开门的人,却不再是走在最后锁门的那个人了,五点一到她准时站起来就走,也不知道做什么去。平日里也更有人味一些,她们一起说些闲话,黎砚回时不时也会跟着一起说两句。这可太少见了,苏萌认识黎砚回两三年,没见过她这么松弛这么随和的样子。如果真要说的话,就好像是一台机器开始学着做一个人。
黎砚回边从包里往外拿东西边听苏萌吐槽自己,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从包里摸出两个面包,递了一个给苏萌:“师姐,吃早饭了吗?给你一个?”
苏萌都惊呆了:“你看你看,你什么时候关心过别人吃没吃早饭?你自己有时候都不吃唉?还不是食堂的,彩虹云朵?生产日期今天?你一早去西门买早点啊?”
黎砚回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偶尔也是会想要改变一下的嘛。”
“我不信,”苏萌面上装出一副惊恐的样子,吃面包的时候却一点也不手软,“怎么说呢,以前你也不是不理人,但给人感觉就是……唔……像是在看一些实验动物,现在我们在你眼里是人类了。”
“怎么可能?”黎砚回失笑,“那也太冒犯了,我以前是这样的吗?”
苏萌回想了一下:“倒也不是不礼貌吧,就是好像没有什么人什么东西值得你放在心上,反过来你也就不在别人的世界里有什么存在感。”
黎砚回若有所思。
“感性一点说,如果我的回忆是一幅一幅的画,你一定是里面最淡的一抹颜色。”苏萌这样总结。
第二个发现的人是她们的导师顾蓬,开学后黎砚回在跟导师聊完选题之后闲聊了两句,提到了苏萌的评价。
“这么说,我也发现了哦。”顾蓬锤了一下自己的掌心,“苏萌呢,同理心太强,太容易跟调研对象共情,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地方呢是她更容易理解调研对象的思维方式,坏处呢就是容易失去客观性。而你呢正好相反,你太客观太冷静,我以前还在犹豫要不要提醒你一下,现在就挺好,感性和理性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依相伴,失衡也是不好的。”
黎砚回难得地有些好奇:“您本来想提醒我什么呢?”
“科研伦理。”顾蓬收起玩笑的模样,正色道,“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但人终究不是物件,你永远不能试图操纵人类,也不可能随意摆弄别人。越往前走,越要有敬畏之心啊。”
黎砚回沉默了片刻。
顾蓬又道:“最近就很好啊,感觉你好像在试着去接近别人了。你跟苏萌匀一匀就好了。”
“我也不清楚,好像我天生就比较淡薄一点。”黎砚回看起来有点困惑。
“没事啦,也算不上严重,现在就很好。”顾蓬安慰了一下,又讲到选题上去,没一会儿就留意到黎砚回在悄悄看表,“怎么?一会儿有约了吗?”
“额,也没有……”黎砚回回话有些卡顿。
顾蓬一下就听出来了,笑道:“去呗,趁着年轻多谈两段,丰富一下人生经历也挺好的。”
黎砚回的脸腾得一下就红了:“不是……是一个朋友,女孩子……”
“哦……认识了新朋友吗,也很好啊,多去玩嘛,经历得多了对你做研究也有帮助的。”顾蓬不以为意,笑道,“虽然刚开学还不是很忙,但要准备开题了哦,我很看好你的,好好写。”
“嗯,我知道的。”
第三个注意到的是黎砚回的室友陆沉星,陆沉星没有继续读博的打算,也没有参与项目,因此也安稳地在家过了个暑假,开学才回来。她们一个寝室四个人,只有她们俩是一个专业,关系自然也更好一些。
“出门?这个点?你不是吃过饭了?”陆沉星窝在书桌前刷剧,看见黎砚回换鞋准备出门,惊讶地看了看时间,晚上七点半。
“嗯,要我带夜宵吗?”黎砚回回头看她。
陆沉星震惊:“你去吃夜宵?跟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