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回?砚回?”柯杨在黎砚回身边喊她,唤回了黎砚回的思绪。
“啊?”
“你在想什么呢?”柯杨用手肘撞了撞她,冲她眨眼,“你考上江二中,以后我们应该就要渐行渐远了,不跟我喝一杯吗?”
他们第一次被允许喝酒,虽然只是度数不高的啤酒,但足够让他们兴奋,借着毕业的劲头放开了玩闹。
喧嚣与欢呼声中,黎砚回拿起了酒杯,与她轻轻碰到一起:“祝你得偿所愿。”
柯杨笑起来,带着意气扬扬,仿佛梦想已近在咫尺:“也祝你前程似锦。”
几乎是在考完最后一门的第一时间,黎砚回出了考场的门,就在学校花园的石桌上,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纸,她说,我考完了,考得不错,暑假我来找你玩吧。
落在纸上的笔迹似乎要飞起来。
这封信,赵肆回得很快,她也在同一时间结束了中考。中考于黎砚回是尽在掌握之中,而于赵肆是如释重负,此后她不必再困在看不懂的习题之中,也不必再做老师眼中惋惜摇头的对象,她的人生在这里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她真心地为彼此欢喜,她们又长大了一些,大概离自由又近了一分。
她写,来吧来吧,我也很想见你。
见一见你,我那些杂念那些动摇就会烟消云散了吧。我是真的真的很想见一见你,想面对面跟你讲那些无人可诉的痛苦和悲伤,想听一听你的建议你的宽慰,我是那么迫切地想再一次见到你,好让一切都回到正轨啊。
接到赵肆的回信的时候,黎砚回查到了分,一个足够让她上江二中,并且能分进快班的分数。她父母也是极满意,升学宴场面大的很。她父亲是海州学院的教授,她母亲是海州三高的教师,一个十分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旁人见了都要夸他们家基因好,父母会念书,生个女儿也会念书。这样的恭维话她的父母听得多了,但不妨碍他们再一次感到满足。
宴席上觥筹交错,嘈杂又喧闹,黎砚回的父母带着她见了各种各样的人,听了各式各样的恭维,她并不太懂父母为何会因这些东西而感到志得意满,她只觉得累。
回了家,她趁着父母开心提出了要求。
“我想回一趟湖县。”湖县就是外婆家在的地方。
“不行。”父亲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为什么?”
她父亲说:“我们哪有空带你出去?你妈这届马上高三,这个暑假她会很忙。”
“我可以自己去。”
“不可能。你外婆还在的时候我倒是放心,老太太都不在了,你还回去做什么呢?”
“我……”
“好了,听话点,我给你联系了名师的辅导班,过两天就开班了,你也没有多少玩的时间。”她的父亲黎永锋是最典型的那种大家长,在学校里在家里说一不二,最不喜欢有人反驳他,但他到底也还是爱着女儿,冷硬的话语出口自己也觉得过分,便放软了语气哄道,“砚回啊,不是爸爸给你压力,江二中出了名的学得深,爸爸怕你跟不上,到时候更难,咱们啊先把心思放到学习上,等你考上重点大学,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爸爸妈妈也想你好呀。这样,你换个别的奖励,想要什么,你跟爸爸说,爸爸都给你买!”
“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