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开局被拐,在乱世基建 > 第25章 逛街

第25章 逛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马夫人每日天不亮就起身,指挥着家里的“仆人”准备早饭。

她亲自去厨房,监督着给丈夫和男儿们熬煮滋补的粥品,挑选最新鲜的小菜,还得按照每个人的口味偏好,准备好精致的点心。

“把这咸菜切得细碎些,老爷就好这一口。”

等丈夫和男儿们起床,她又满脸笑意地迎上去,递上洗漱用具,关心他们昨晚睡得可好。

伺候完早饭,她便陪着男儿们读书识字。请的还是以前的夫子。

一进屋,就摇头晃脑地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等男儿们功课结束,她又得忙着给丈夫整理衣物,准备他出门所需的一应物品,千叮咛万嘱咐注意身体。

平日里,马夫人极少出门,可每次出门,都能明显感觉到街上的变化。

女人们越来越多,一个个挺胸抬头,走路四平八稳,眼神里透着自信。

每次一上街,她就觉得这世道变得太离谱了。马夫人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瞧瞧这些人,哪有个女人家的样子,一点规矩都不懂。”她下意识地拉了拉面纱,生怕被这些人沾上一星半点。

自从县衙抄家,推行那些新政策,马家的富贵日子一去不复返,马夫人心里对县衙满是怨恨。

但奇怪的是,丈夫不知做了什么生意,家里的境况竟慢慢又恢复到从前的水平。

每次马夫人好奇追问,丈夫总是嘿嘿一笑,打个哈哈就把话题岔开,“夫人,你就别操心这些事儿了,安心管好家里就行。”

这天,阳光暖烘烘的,照得人身上懒洋洋的。马夫人一时兴起,决定出门逛街。

春日的县城,寒风渐息,绿意悄然而至。

街上的水泥路平坦干净,像一块温润的白玉,即便是前两天下过雨,也不见丝毫泥泞。

街上的新奇玩意也多。

“县衙同款白面馒头,只要三十文一个。”店门口传来声音。

她顺着声音望去,一家小店铺门口挂着个牌子,上面写着个大大的“30”。

这数字,在县城里已经慢慢流行开了。

数字在县城流行起来,首先是县衙规定的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特别时间,每日时间关乎生活,慢慢地再笨的人也能认识数了。其次是学堂的原因,孩子们学的数字比认识时间多多了,还会算数。你教我,我教她,就这样传出来。

当然,让小孩子热爱学习的原因还得是《聪聪大冒险》的故事,现在《聪聪大冒险》已经第二部,第一部的聪聪在海上,森林里冒险,打败坏人。现在第二部,聪聪去往花之王国,途中遇到各种艰难的关卡。

本来故事书的关卡是为了让故事更加波澜曲折,有韵味,但现在聪聪大冒险的关卡,变成各种习题,做对后才能接着看接下来的故事,俨然变成了趣味性习题册。

方玉珍讲完这一天情节后,拿出习题。

孩子们为了看后面的故事,都拼命学算,抓耳挠腮。

王御熙:深藏功与名。

最后,则是面向大众的扫盲。小型班级已经建立起来了,老师则是士兵里的优秀代表。以往只是县衙内部学习,她们出来消费时,店家一脸雾水。

如今扫盲班建立,有想法的店老板和早已眼馋许久的人都报名了。

报名人数还不多,毕竟,现在百姓哪有学习的意识。

在扫盲班学习的店老板,回来后谈天说地。她笑着说:“哈哈哈,知识没学多少,就记着老师的眉毛了。”

在以上的因素下,这种数字也日常使用起来,连马夫人也认识不少。

馒头店里人不多,零零散散地站着几个顾客。

这时,一屉馒头刚出锅,热气腾腾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几个路人被吸引,赶忙围过去。

“闻着好香啊。”一个年轻姑娘忍不住赞叹。

旁边一个大女子搭话:“姐妹,你第一次到县里来?”

年轻姑娘有些惊讶:“是啊,你咋看出来的,我刚到县里做工。”

大女子笑着说:“看你盯着馒头的眼神,就知道你是头一回见,和我第一次一模一样。现在这馒头贵着呢,也就挣得多的人买来当点心吃,咱寻常人家,都是买面粉回家自己做。”

年轻姑娘听了,点了点头:“是啊,太贵了。我一天工钱才40文呢。”她舍不得买。

马夫人听着她们的对话,心里也有些好奇,想着这县衙同款馒头到底啥滋味。

可她哪能自己去挤在人群里买,等明日差遣“仆人”来。

县衙取消虏仆制,可马夫人还是这样称呼着。

离开馒头店,马夫人继续朝着衣裳店走去。没走多远,就看见前方围了一大群人,把路堵得严严实实。

马夫人皱了皱眉头,她本不想凑热闹,可这路被挡了,过不去也不行。

周围看热闹的人一脸兴奋,尽管不认识马夫人,还是凑过来,想表达自己的诉说欲望:“听说是判案呢。”

判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