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音知道,谭有良让小双转述这话,并非是他关心谭琢,而是单纯的想摆摆公爹的款儿罢了。
谭月则一脸惊诧望着宋音。
她脸上的表情太好懂了,宋音弯下腰,笑眼弯弯同她道:“因为他们知道,阿娘不是以前那个任他们捏圆搓扁的阿娘了,所以他们不敢再欺负我们了。月儿,你也要记得,人善被人欺,只有你的性格强硬起来,别人才不敢欺负你。”
谭月懵懵懂懂的点头。
主院外,谭母满脸不甘心:“老头子,咱们怎么能就这么走了?”
“不这么走能怎么办?今日你但凡敢拿琢哥儿生病说嘴,她就敢把她和月姐儿身子亏损的事闹的人尽皆知,你说到时候,被编排议论的会是谁?”
谭母顿时悻悻闭嘴了。
毕竟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她们母女身体亏损的原因了。
自这之后,宋音他们三人就过上了养病的日子。但宋音整日也没闲着,她请裘叔为她在院中做了架秋千,又买了很多花草回来。
先前清冷的主院在花草的点缀下,顿时变得生机盎然起来。
这日春光暖软,宋音坐在铺了软垫的秋千上晒太阳。小双在院中教双生子姐弟蹲马步,裘叔的女儿小霞许是觉得好玩儿,也跟在后面依葫芦画瓢。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宋音发现,谭琢之所以隔三差五生病,一半是他出生体弱的原因,另外一半是他平日总喜欢窝在屋子里,缺乏锻炼所致。
而谭月气血不足,除了食补之外,大夫也建议她平日多动一动。
宋音遂给小双加了个任务:让她负责每日带着双生子姐弟锻炼半个时辰。
此刻见他们姐弟二人已经将马步扎的有模有样时,宋音欣慰的同时,却在想另外一件事——
双生子姐弟今年已经六岁了,但他们却目不识丁。
而从谭有良夫妇偏心谭明宗,欲以全家之力托举谭明宗读书上不难看出,在这个时代,读书仍是寒门子弟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
宋音不奢望双生子姐弟俩能靠读书改变命运,她只希望他们能明辨是非,日后别长歪了就行。
决定好了之后,宋音就开始打听起县上的学堂。
县城并不大,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谭明宗耳中。
自从搬出来之后,谭明宗的日子就一落千丈了。租赁的屋子狭小逼仄不说,李秋香还时常同他抱怨,说她成日洗衣做饭手和脸都粗了,要他买个粗使婆子回来使,好让她松快松快。
两个孩子也不省事,姐弟俩成日一个闹着要吃好吃的,一个吵着要买新衣裙。
他也想住高门大屋,每日锦衣玉食奴仆成群伺候,可是他们没有银子,他能怎么办。
谭明宗正觉得烦闷时,有人给他出主意:“这还不简单。只要你那个碍事的大嫂改嫁了,你大哥留下来的东西,不都尽归明宗兄你么?”
本朝律令,寡妇改嫁,不得带走前夫留下来的家产。
谭明宗听到这话,顿觉是个好主意。
但想到如今强势的宋音,谭明宗又满脸惆怅:“我那大嫂如今精明强干,定然不可能会同意改嫁的。”
“女子的婚事向来都是父母做主,只要她爹娘同意,她同不同意,又有什么关系呢?”
好友这么一说,谭明宗顿觉得有道理。
宋音娘家当家做主的是她后娘。
而她后娘那人最是贪财,许她些蝇头小利,此事或许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