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替嫁冲喜后走运了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

寒冬腊月

樊彩香捻起袖口擦下鼻子,用力抱起满当当的盆往家走。

双桥村是这十里八乡出名的好村落,打立朝时从三五矮小窝棚,历经几番风雨岁月,变成了如今容纳百十来户的良乡。

村子傍河谷而兴,西边河水下流常是妇人们浣衣的地方。

沿着碎石子路往东,拐上宽敞的大路走个半刻钟就能瞧见秦家的小院。

一路过去,樊彩香同遇上的村里人客气地打着招呼。

“婶子做饭呢?”

“罗嫂子忙什么呢?什么时候空了来寻我唠嗑噻?”

“二姑婆,晒着阳头呢?您留神,搭褂边边儿快沾地喽!”

...

她是个热闹嗓子,眼窝里头不落空,见着谁了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

双桥村的妇人们或是隔着院墙跟她支应几句,要么绕成院门专门碰个面。便是腿脚不方便的老姑婆们,也都慢半拍的晃晃脑袋,不叫樊彩香的话啪在地上。

半刻钟的路,樊彩香用了半个时辰才到了秦家院子。

早就听着声儿的赵氏唰啦拽开门,偷摸往外头扫了一圈,嘴上嘀咕着让闺女赶快进门。

樊彩香:“娘,晴天白日的,你咋老是一副做贼样。”

赵氏没说话,上好门栓,闷声小跑回了西边舍。

樊彩香无奈地叹口气,先去后院把盆里洗干净的衣物抖索齐整悬在晾衣杆上。往常进门,不拘是干什么,她都得先跟秦家阿婆打招呼问礼数,今儿个秦阿婆出门走亲戚,她便直接回了西舍。

西舍不大,两胳膊宽五大跨步长,挨着墙垒了炕,底下是厚实的茅草垫子上头一层微薄布褥。昨晚她睡得不老实,不小心沾了月事在褥单子上,今早上刚洗干。

樊彩香在门边跺跺鞋底的泥,吸着鼻子直往炕头上钻。

“外头可真冷。”

赵氏敞开怀襟,把闺女冻得通红的手往里揣,嘴上嘟囔着:“你活该!睡前叮嘱你夜里别翻身,不能睡得太死,叫你不上心,看你惹祸了吧!”

樊彩香哼哼唧唧地在娘跟前赖,“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了,要不是您抠唆着不肯多用些布料多埋草木灰.....”

“你还说!多大的姑娘了,嘴上没个把门,那事儿带脏带灾的,你也不怕招来厄!”

赵氏狠狠地拧了闺女脸蛋一下,警告:“往后再别提起这事,咱们女人生得命苦......”

又来了!

樊彩香悄悄翻个白眼。她娘旁的还好,唯独在‘女人生来就带罪孽’这一谬论上造诣颇深。

她只当那是蚊子在耳朵跟前嗡嗡叫,忍了一小会儿,瞅空岔开话:“娘,咱们在这儿都住了大半年了,您出门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不够。”

“这村子的妇人们大多性子和善,得了空,赶个日中,跟我一块去大槐树底下晒会儿?”

赵氏满脸拒绝:“娘一个寡妇,出门招惹是非。在家挺好的,我一个人心静,也能给你爹和弟弟念念经,盼着他们能投个好胎。”

提及过世的亲人,母女两个静默片刻。

樊彩香抽回暖和不少的手掌。

两年前朝廷跟外胡打了败仗,议和时便把北边的十三个县镇割了出去。

樊老爹早年是走镖的,消息灵通些,提前带着家小往南边逃了。

乱世飘零,何以为家。

逃难路上遭了好些变故,奔逃到最后只剩赵氏和樊彩香母女两个相依为命。

天大地大的,母女两个绕着绕着就到了双桥村。

村里人见她们可怜,给了些水和干面馍。

这村炊烟袅袅,屋舍俨然,大路小径四通八达,来往乡民面容安逸,一看就是个能活人的好去处。

本地乡长却是摆摆手不愿意让她们留下。

两人乡音迥异,瞧着模样是人,谁知道是哪个野沟子里的。

母女两个又哭又磕头,闹得村里好些人来围看,大多同情却也无能为力。谁家也不想白养两张劳力不够的嘴。

还是最后秦家阿婆心软,说自己孤寡一人,院里有间房舍空着也是空着,便收容了母女二人。

却不能白住。

院子里外大小活计都得上手,院子洒扫灶上鼓弄浣衣缝被,一窝鸡两亩菜地,全在赵氏和樊彩香肩上担着。

幸而秦家阿婆不是个嘴狠的,并不把她们当只出不进的人牲口,两人做了苦力便也能心安理得吃秦家的米粮。一去半年,樊彩香的乡音已经说得熟练,跟村里头的人们也混得开。

日子得往前看。

只是她娘没了丈夫又没了儿子,迟迟走不出伤痛。

小舍内气氛凝滞,赵氏扣着腕上的木串子又在低声絮着祷告经文。

樊彩香不会在这时候打扰她,趿拉上鞋出了屋子。

灶上刚烧上水,就听外头一通敲门声,紧接着是秦家阿婆洪亮的声音:“彩香丫头,我回来了。”

樊彩香亮亮地应了声,起身时顺带把手上沾的面粉抹干净,快到门口了,西舍的赵氏也听着响声出来迎人。

“阿婆吃过了没?路上走着顺当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