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天山下的小村庄 > 第82章 干旱(二十八)

第82章 干旱(二十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些倒糟鬼咋啥都找不见。哎,原来放到冰箱里咧。”

漆黑的油葵籽儿被晒得干渣渣,在院子里快要铺成流动的河。小舅跑得找不见人,姥姥中午睡了二十分钟,睡不着,两点半就把刚躺下不久的姥爷叫起来去借筛子。姥姥自己在裁板房里不停地揉面,擀了有百来张圆饼。

我一个午觉睡不安稳,又瞌睡又迷糊,又干又燥又热,窗外又是拍打面的“咚咚”声,又是说话的吵嚷声。干脆翻个身爬起来,拿个小刀版,我去把擀好的面饼往油锅边上端,端过去再往每个面饼上划两道口子。米黄的圆饼,里面掺了鸡蛋、豆奶粉、香豆子、蜂蜜、大油,往油锅边缘一靠,滑溜进金黄滚烫的油里,随着饼子往上浮,周边尽冒些透明的泡泡来。姥姥一手拿滤勺,一手拿筷子,单是交代我把面饼慢慢往锅边边上放,撂进去油会蹦到手上。但姥姥完全不怕这油锅,利利落落把油饼翻面,直至两面都炸得焦黄,就一个个捞出来,盛在滤勺里过滤了油,再倒进大盆子里。

筛葵花籽儿回来的姥爷凑过来吃了两个,把火烧得旺旺的。直到油饼全炸好了,我们端了几个,坐在小桌子边吃起来,外酥里嫩,香甜酥软,回味无穷,果真是个好吃食。

小姨家煮火锅,一大家人又聚了一场。

“人来咧你就把这个尕壶壶收起来,嘀吸嘀吸嘀,倒都倒不敌。”高雪一边提醒高军,一边收了桌子上精致的小瓷壶。提了个铝水壶出来,倒进去开水,加了一把砖茶。

等开会的小姨和小舅进门,就已经晚上八点多了,热乎的火锅也是刚刚煮好。说是开始商量春天包地的事情了,那必须不能把今年包地的租子拖着,给了钱,再继续签合同,不然作废。就有些不讲理的人,种了三年地一分钱的租子要不上。

“盘子里有藕片嗫!”吃了两锅下来,电话铃声终于消停了的小舅,有时间观察桌子边上的人了,说了这么一句。“亚茹子!跟那说话嘀嗫,那就凉兮兮嘀。”

“我一次只能想一件事情么,我看嘀锅里头有莫有藕片?”正在专心夹藕片的李亚茹一脸懵。

“我还跑过去,一个逼兜,你就把人当人看!”

“谁还想嘀这么多。”

“那就跟你一样嘀人么。”

“我是反应慢。”

“不,不是反应慢,是脑子缺根弦。”

“你就学会咧这一句,谁都是这么个。”

一进家门,姥姥、姥爷一边看电视,一边又算起小舅家卖油葵的钱来。小舅下午在村上忙得抽不开身,油葵收购商开车来了,高雪给看着过秤、收钱的。姥姥问我看到钱数没有,我没注意。姥姥说高雪给小舅少转钱了。“一袋子就三百块钱嗫。”

“一公斤多少?”李亚茹问了问。

“一公斤八块五。”

“一袋子三十公斤,二百五十五,莫有三百块钱。”

“咋么就才二百多,不对!”姥姥就急了。

“咋么不对?你问我爷,你们一老就算嘀别人都给你少给哈嘀嗫!就觉得别人算嘀不对,你要重新算。糊涂到咧,人三秒钟算出来咧,你非得绕上三个小时,绕来绕去还绕错。一听你们算账头都大咧。”上回收插盘的钱,俩儿就算了一晚上。

“对嘀嗫,二百五十五。”姥爷算清楚了。

姥姥就哈哈大笑。

李亚茹睡觉去了。对这种重复的解释,或者一再的返工,包括无聊的怀疑,她开始厌烦了。好心帮忙怎么就没个好报呢?都是一家人,何故说两家话。

“有一吨嗫。”

“九百九十公斤。”

“还有二百公斤。”

“莫有一吨。”

“一吨多嗫。”

“二百公斤加过咧。”

“九百九十公斤加个二百公斤,一千一百九十公斤,一公斤八块五毛钱……”就凌晨都过了,睡不着觉,你一句我一句,唠唠叨叨,一袋子一袋子继续算呢……2022.09.19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