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奚在府里住了两日,赵予淮才过来。
那日下了雨,灵奚一身绿衣立于竹林前,看到赵予淮过来便执伞相迎。
两把伞隔出不远不近的距离,赵予淮穿的是简单的白衣,白衣很适合他,他身形挺拔修长,容颜如画,没人比他更适合白衣。
灵奚行了礼道了声:“见过殿下。”
赵予淮开口,依旧是温柔的声音:“住得可还习惯?”
“这里很好。”
就像是一片新的天地,不用再应对任何人,轻松,自在。
两人在亭中坐下,外面的雨像是将这个亭子隔开,就像在一个没有别人的小小世界。
“有没有奇怪我为何不带你到东宫?”
灵奚道:“殿下自有安排。”
一阵雷声响起,赵予淮从小很怕打雷,可是现在再大的雷声他面上都毫无反应。
赵予淮突然开口:“我有件事想要同你说。”
灵奚看向他。
赵予淮突然笑了一下:“容我想想该如何跟你说。”
灵奚预感赵予淮要说的是不为人知的,他可能并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便道:“殿下,没关系的,我……”
未等灵奚说完,赵予淮问灵奚:“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是在哪里见面的?”
灵奚当然记得,答道:“是在王母娘娘庙。”
“自打我出生起,京州便四处修建王母娘娘庙,而我逢王母娘娘庙必要亲自叩拜,你可知为何?”
这其中难道有什么故事?
灵奚犹豫着开口:“殿下信奉王母娘娘?”
赵予淮笑了,道:“我同你说个故事吧。”
……
二十年前,京州年轻的皇后出巡时听到了马车外的动静,她掀帘看向外面,只见士兵拦着一位衣衫褴褛又十分瘦弱的道士。
她开口制止了士兵,道士说到:“贫道要渴死了,娘娘可否赏口水喝?”
道士很快喝完了水,皇后问:“道长要往何处去?”
“都城。”
“既是同路,道长若是不介意,便一同前往吧!”
偌大华丽的马车中,道士坐在一旁,与马车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皇后却丝毫不嫌弃,关切道:“道长徒步去都城可是要找什么人,或是故乡是在都城吗?”
道士捋了把胡须,道:“贫道去都城只为有缘人。”
“有缘人?”
道士看了眼皇后平平的肚子道:“贫道的有缘人乃是娘娘腹中的太子。”
皇后娘娘的确有了身孕,只不过才一月有余,也未曾对外公开,听这道士一说不由惊讶问道:“道长怎知本宫有了身孕?”
还是……太子!
道长道:“娘娘心善,贫道便向娘娘透露一二。”
“道长请讲,本宫感激不尽。”
“娘娘此子心怀天下,若是成了帝王,会是不可多得的明君。”
皇后娘娘闻言面露微笑:“多谢道长吉言。”
“但,此子此生会经历两大劫,若是渡过了,便是流芳的千古明君,若是渡不过,便是英年早逝。”
皇后脸色立马变得煞白,一旁的丫鬟厉声道:“放肆!哪来的道士胡说八道。”
皇后拦下丫鬟,道:“让道长说。”
道士便继续说:“第一个劫是在三岁,第二个劫是在二十岁。”
旁人看来会觉得这老道士是在妖言惑众,皇后却问:“可有破解之法?”
“皇后需交代太子,遇危险要往王母娘娘庙里跑,不仅要躲到那里,还要喊「王母娘娘救命」。”
“可京州何来王母娘娘庙?”
京州庙宇极少,更别说王母娘娘庙了。
道士没有回答,而是继续说:“第一劫娘娘若是按照贫道所言,贫道可保太子殿下安然渡过。”
皇后娘娘追问:“那第二劫呢?”
道长叹了口气道:“第二劫在于太子殿下本身,看他如何取舍,生死皆在他自己,若是渡过了,便是不可多得造福天下的明君,若是渡不过也会在来世得道成仙!”
皇后娘娘心中生出一丝寒意,着急道:“那第二劫可有破解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