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学业有成的时候,宁清远忍不住笑了,宁月遥就是一只小懒猪,每天睡到太阳晒屁股才肯起床,对除了看书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感兴趣,小小年纪就养了一只小马驹,带着它四处疯玩。
不过宁月遥体质比他好,母妃也就任她玩去了。小姑娘天天跑训练场,立志要成为神箭手,也不知道现在她拉得动那大弓没有。
宁清远写了好几页纸,不知道父王母妃有没有耐心看完。不过,母妃一定会欣慰他的字大有进步!
说不定,还会怀疑这信是代写的……不行,得搞点个性签名。这样想着,宁清远又在信纸上画了一个憨憨的小猪头。
这下总不会怀疑了吧?他以前练字的时候懒,一直进不了步,自己也没心思练下去了,就开始在纸上涂涂画画,画了各种小动物,画得困了,趴下就睡。醒来的时候,发现母妃在捏他的脸,还笑得很开心。宁清远疑惑,母妃指了指铜镜,他跑到铜镜前看,发现自己脸上映了个小猪头。
画完后,宁清远将信纸仔细折好,装入信封。他取出一小块蜡片,放在烛火上加热,蜡片渐渐融化,滴落在信封的封口处,形成一小滩温热的蜡液。他拿着一枚小巧的印章,轻轻按压在蜡液上,印上北疆王府的徽记。
宁清远想了想,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和母妃赠的玉佩一样的图案,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虽然成图看上去,和玉佩差别有点点……大,但他相信母妃能看出来的。
蜡液冷却后,封口处便形成了一个坚硬的蜡封心中仿佛卸下了一块大石。他抬头望向窗外,夜空中的月亮似乎变圆了一些,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
“叩叩——”敲门声响起,杨子衿的声音在门外传来:“清远,该吃饭了。”
“好。”宁清把信收好,打开门。
杨子衿注视着他,似乎在判断他此刻的心情。宁清远推着他往前走,“好啦,走吧,我饿了。”
知道他此刻心情还不错,杨子衿放下心来,又忍不住责备道:“饿了还不知道出来,还得我来喊你。”
“知道啦知道啦,子衿哥哥,我错了。”
饭桌上,宁清远问杨子衿想不想给家里人寄信。
“写信?”
“对,我们来这也有一段时间了,给他们写封信回去吧。”
“所以你一回来就跑书房是为了写信?”
“是呀。”
杨子衿想了想:“是该寄封信回去了。不过,这里的都是‘那位’的人,你放心吗?”
宁清远笑笑,觉得杨子衿太过紧张:“不过是封家书罢了。宋阳说他认识一支商队,可以给我们带信。”
杨子衿没说话,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好啦,子衿哥哥,尝尝这鱼,我钓的,是不是比买来的好吃?”
杨子衿笑着点点头,“好吃好吃。”
“你都没吃呢!”
……
次日清晨,太阳还未出来,薄雾弥漫在世子府的庭院中,带着丝丝缕缕的凉意。宁清远站在府门前,正准备坐上马车去上书房——短暂的假期已经结束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奔走的声音。青衣少年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身姿挺拔,神情从容,在门前停下。
见到宁清远,宋阳微微一笑,翻身下马,走到他面前,语气温和地问道:“清远,信写好了?”
宁清远点点头:“宋阳,你怎么来了?”
“我不能来吗?”
宁清远心想:当然可以,只是没必要。毕竟等会儿就能在上书房见面了。
“想来和你一起上学,可以吗?”
“可以。”
宁清远示意下人把宋阳的马牵走,让宋阳和他一起上马车。
马车上,宁清远把那两封信交给宋阳,“麻烦你了。”
宋阳摇摇头,语气温和:“清远,你我之间,不必言谢。我会尽快让人将信送到商队,想必不久后,你的家人便能收到。”
话是这样说,但宁清远心里清楚,如果不是日夜不停快马加鞭,这封信得在一个月后才能送达,商队走走停停,可能得近两个月才能到。
不过,宁清远也不想拂了宋阳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