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延看她这样熟悉的神情,已经开始害怕起来。
“《礼记》读完了?”
“《礼记》读完了,《汉书》读了没有?”
“《六韬》呢,《商君书》呢?光读还不够,都能明白书上讲的什么意思了?明白意思了,能熟记了么?能熟记了,老师布置的课业都一一完成了么?下了课还有《史记》、《战国策》要读,怎么能掉以轻心呢……”
“行了行了,二姐我怕了!”
沈延哭丧着脸,踮起脚尖去捂她的嘴。沈羡嘿嘿一笑,微微一转身便逃离了沈延的束缚。
“你们……”前方传来长辈的叹息声。
二人双双回头,而后又相视一笑,颇有一种干了坏事后的得逞之感。
“瑶娘。”沈然朝她招呼着,“一回来便四处寻到沈延,可没听见你向我们道过好呢。”
沈羡小步上前,身后还跟着沈延,二人自成一列,很是诙谐。
“这般旁若无人,仔细被人笑话了去。”
沈羡颇为警觉地左右看一眼,一旁洒扫院子的家丁见状,纷纷默契地低下头,难掩面上笑意。
沈羡急忙跑到沈母旁边,整个人埋在她的肩上。方才还是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这回却是一句话也不肯说。
“好了好了。”沈母轻拍她的头顶,沈羡便抬起头来,眨眨双眼,等着她说话。
沈母轻轻朝周遭几人使了个眼色,那几人便如变戏法的一般,自怀中掏出几样形色各异的东西来。
沈羡瞪大双眼,有些不可置信地愣在原地。
“今儿个是个什么好日子……我是做了什么错事,要被逐出家门了?”
“瑶娘莫要说笑话。”沈然嗔怪道,“可还记得你的生辰?”
生辰……
今年的生辰于她而言,实在算不上是个愉快的日子。
沈然似是洞察到沈羡的心思,体贴道:“一份寿面自然远远不够,这是我们补给你的生辰礼。”
“哎呀,我如今都成大人了,也出嫁了,何至于如此大费周章……”
沈羡嘴上是这么说,心中却不是这么想。
“怎么不至于?沈家的孩子,即便长到多少岁,生辰礼都是不能缺的。何况,只是成人了,又不是从此不是沈家人了,你说至不至于?”
沈羡乖巧点头:“至于,至于的。”
“瑶娘。”一旁沈母开口,“看看,可是你喜欢的?”
沈羡偏头,眼睛一热,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是她最开始吵着向她要的攒珠鞋。
她都快忘了有这么一回事了……
这些日子里,她忙着同四面敌人周旋,忙着向前赶路,一个人走了很远,远到会将最初身边所拥有的事物都扔到后头,却从来不记得回头看一看始终在此耐心等候她的家人。
“要不要试一试?”
“只要是母亲亲手为我缝的,那便是最合适的,我穿着也舒心。”
沈母笑了,眼角细纹连带着一同显露出来:“惯会油嘴滑舌的。”
“瑶娘啊。”沈戎沉声道。
“为父要向你道歉。”
“嗯?”沈羡没能反应过来,“父亲何错之有?”
沈戎拉过沈羡的手,将其轻轻置于自己掌中。
“最开始你同我说,要小心刘荣,小心苏弘……你面容端肃,是我这么多年从未见过的样子。”
“但我那时仍不明白你的心思,只当你还是那个没长大的瑶娘,以为你是在同我说笑。”
“后来局势种种变化,我不得不承认你说得对,却始终拉不下脸来,依旧我行我素。甚至还以为你要胡闹,将你软禁于家中。”
“这么些天,我想了许久,这才明白,瑶娘长大了。”沈父眼中满是欣慰,“你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行事准则,如今为父甚至能说一句,你做得比我要好。”
沈羡从来没想过他会向她认错……她原本也没想着能征求他们的理解。
他垂头,轻声叹气。
“是我始终不愿承认你在成长,也不愿将你从沈家羽翼的庇护之下放出去。”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回宣城住上些时日,如何?”
“届时,丹桂该开了。”
……
沈羡睡得香甜。
唯独梦中隐隐听得有人叫喊。
她皱了皱眉,翻过身去,将衾被整个盖在头上,试图阻挡外界声音。
怎料这动静越来越大,她是再也睡不下了,索性下了床,捧了一把水令自己清醒过来。
“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如果真出了意外,先护他们,不必担心我。”
话音刚落,一道身影出现在她面前,将头一点,便闪了出去。
从邵览那里要来这些人后,她极少麻烦他们。是以今夜也只嘱托他们守着屋子,若非她唤,不必出现。
可现在的情况毕竟不同。
沈羡指尖不禁微微颤抖。
但愿是她大惊小怪。
“啊——!”
极为凄厉的叫喊声骤然划破天际,也瞬间让她变得焦急。
这是沈延的声音……她听得清楚。
怎料指尖刚刚触及屋门,外头又传来一声叫喊。
“小心贼人!”
沈羡慌忙背过身去,套上宽大的衣衫,将短刀与袖箭藏于袖中,急忙要往西院走。
“都别过来!快跑!”
她不禁停顿于原地,而就在她犹豫的一瞬间,屋外突然传来一阵微弱的脚步声。
她摸了摸箭管,心下稍稍安定几分,转而悄悄抽出短刀,左手抵着门沿,右手将刀背在身后。
脚步声止,屋子内安静得出奇。但她清楚,门前有人——
就像她如今正站在门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