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 第12章 第十二章

第12章 第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若有需要带句话的便招进屋子里来,贺云昭且听几句。

许是觉得贺家的下一代男丁起来了,从前的老亲故旧也试探的送来了些年礼书信。

其中不少是贺父有些交情的朋友,有事不一定能帮得上什么,但互通有无还是能做到的。

贺云昭也谦虚低调的回信一封,一来二去两家也便重新走动了。

曲家也送了一份年礼过来,显是为她准备的,多是读书人能用到的东西,贺云昭立刻便明白,曲家这是还傲着呢。

年礼便是各色东西都有,绫罗绸缎干果蜜饯是缺不了,各种滋补品也必不可少,换言之,是人人都考虑到。

曲家只送贺云昭读书能用的东西,这是说只承认曲瞻和贺云昭有交情,两府却不必走动。

贺云昭面无表情的看这礼单,原封不动回了一份相似的给曲瞻的东西。

元宵节,曲家再次派人上门补了各色妆花绸缎及名贵补品。

过来的管家一脸憨厚笑意,他一个劲的赔罪,“都是家中下人忙的昏了头,竟把东西落下了,我家太太一查便惊了一跳,小的们这才发现少了东西送来。”

“都知道我家二少爷同府上三爷是至交,若是叫下人们粗心影响了两位爷的感情,那真是万死不能谢罪。”

“府里太太一早吩咐了元宵节定把礼补回来,请您府上原谅则个。”

杨小满眯着小眼睛笑呵呵的应下了,转头将事情一禀,贺母这才哎呦一声。

告诉贺云昭道:“这事里头保不齐有什么糟乱在里面,多半是他们府上也不安生,这才闹出来。”

曲家偌大家业了,不会缺了这一点年礼,要真是仰着脖子瞧不起人,那也不会后补了礼过来,多半是其中还有什么曲折。

贺云昭不置可否。

翻过年的正月十八,贺云昭早早就到书院开始念书。

此时正是冷的时候,不似家中能砌火炕,书院就靠几个火炉取暖。

她熟练的拎着小木桶去了隔壁后房,拿铁夹子夹了一小桶木炭,回到书屋前。

木炭品质一般,比不得那些昂贵的无烟炭,但也不算特别差。

她刚来书院时,习惯早起自己来复习一遍学过的内容,冬日里实在冷就自己抱着手上用的炭炉暖手,整个人缩在椅子上看书。

守夜的老头一早瞧见小孩小小一个穿的鼓鼓囊囊早起念书,心里也一软,禀了刘苑先生后,就默认贺云昭自己生火了。

她早起念书时自己生炉子也能暖和暖身子。

从柜子里拿出火折子,小口用力吹气,很快就冒出了火星。

贺云昭在院子里等木炭燃了一会才把火炉提回屋里,如果点燃后之后立刻拿进屋子里会有很多黑色炭灰飘起,念一上午书鼻孔里都是黑的。

丁翰章私下时提到,“昨日朝上有将两名官员互相弹劾,一为西北籍贯,一为江南籍贯,恐会影响下月院试主考官的人选。”

在科举上,南北斗争已久,南方水土富饶,百姓能吃饱肚子的前提下自然愿意多念书,念书人多了文风就浓厚,出来的官员就极多。

北方贫瘠,旱灾水灾后人口更是减少许多,读书人少,能考上的就少。

加之宗族等观念,一个提拔一个,渐有党争浮现。

先帝年间,有一年会试二甲进士五十六人均为南方籍贯,惹得先帝大怒,彻查主考官,杀的人头滚滚,重新换一批主考官排序后北方籍贯上榜进士有十六人。

南北方的学子差异客观存在,先帝已经默许南方上榜人更多,但是一个也不给北方留未免做的太过分了。

要说的水平的差异,那更是无稽之谈,考的都是主观题,能进会试的那个不是学富五车,真就能靠着主观题就把人认为水平差。

如今朝上闹起来,再加上前段时间的内阁波动,也不知走向如何。

贺云昭猜测道:“或许是择一京外主考官。”

一语成谶,二月初二,主考官定下,是从东南调回来的直隶籍贯学政,且名额增多,八十人可中。

丁翰章一听名便道:“这人为官清正,不会过多偏倚,但只一点,不喜学子侍才而傲,不喜文章过多浮华。”

院试上有些学子在能写完题的前提下会尽早交卷,以求主考官的好印象,但在这位面前却正好相反,他喜欢严谨的学子,更喜欢严谨的文风。

贺云昭一惊,这可是极重要的消息,她写题一直快,也喜欢将文章写的漂亮些,若是不知道这个消息提前交卷了岂不是一脚踩在坑里。

丁翰章看她明白了,老头意味深长一笑,“这事知道的人少,轻易也不要透出去。”

至于他是怎么知道的,哈哈,任主考官的讲江景淮是在他任苏州学政时考上的学子,老爷子门清!

贺云昭心中一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