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早早离开大名县,离开噩梦的开始。
精疲力尽的三天熬过去,高考总算结束。
但姜喻仍不敢松懈,这时候高考填报志愿是在成绩出来之前,自己估分,盲报。
除了要记得自己的答案,准确估分之外,还要有捡漏的运气。
因为当下没有网络,没有学校信息,除了全国知名的大学外,大多数人都是两眼一抹黑,瞎报。
老师给的建议也不全面,全班那么多同学呢,除了考得特别好的,他哪有精力关注到每个学生。
俞萍按照老师提供的答案估分之后,第一时间找姜喻商议。
她的分不高不低,可能过本科线,过得也不多,很挑战填报运气。
姜喻利用自己在一中混到的人脉,找负责高考志愿的老师咨询,对方给到的建议是,按往年分数线看,估分刚超本科线,求稳妥就报大专,一样包分配,想读本科就要选个冷门学校冷门专业。
但姜喻觉得,能读本科肯定读本科,虽说现在就业差别不大,但以后市场化了,学历高点更占优势。
读本科,在大城市,在风起云涌的时代,会有更多机会,更多选择。
姜喻结合后世的经验,希望俞萍选大城市的小学校。
但俞萍说,她想报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当老师。
这年头,师范专业还是很吃香的,毕业直接分到地方学校当老师,从学校到学校,社会关系简单,又有寒暑假,不仅学费全免,补助也比别的学校高点。
姜喻怀疑俞萍是为了省钱,让她不要担心钱的事,尽理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俞萍却说,她喜欢当老师,读师范学校是她的梦想。
姜喻想了想,俞萍安静温柔,毕业后在中学里当老师也不错。
从她在一中兼职的体验看,挺适合俞萍。
选师范学校,就不可能全在大城市,第一志愿冒个险,报了新都市,后面求稳妥,选了小城市。
慎之又慎地,填报了天南海北的几所师范类学校。
避开了南城。
她悄悄打听过姜鹏飞的成绩,卡在本科线上,姜家定居南城,估计会报南城附近的大学。
前世渣爸一辈子没离开父母,这一世估计也差不多。
只要避开南城,就不会再和他有交集。
填报完志愿,只能静待结果。
等俞安放暑假之后,姜喻计划去爬山,让姐弟俩放松一下。
不远,县城远郊的观云山,陈霁推荐的,峰林俊秀,很适合夏天去爬山消暑。
姜喻打的名号是累了一年,自己想去游山玩水,让姐弟俩陪。
俞萍、俞安自然没有异议。
几个人商议时被林珊听到,背着小书包来了。
然后吴同听说了,背着大背包来了。
隔壁的唐杰也不甘落后,他顺利考上一中高中部,唐家人高兴得不得了,给他放了一个悠长的暑假,闲得很。
最后三个人的旅行变成六个人。
姜喻本来想放松的,被迫成为夏游团团长。
谁让她年纪最长呢?她今年二十一啦。
没错,她的生日在七月十九日,策划这次爬山,原本想和俞萍一起过生日,弥补多年遗憾。
不过团队扩大,她也没意见,别人的生日都是热热闹闹的,总算轮到她热闹一次了。
有俞萍在,就是完美的生日。
六个人,六辆自行车,少年们迎着朝阳,迎着风,一路欢笑。
三个男生比赛,最先骑到山脚,姜喻带着俞萍和林珊,慢悠悠跟在后面。
出发时间早,到达时才十点半。
姜喻问,“咱们先在山下吃点东西再爬山,还是爬到山顶再吃东西?”
山不高,两个小时肯定能爬到山顶。
吴同第一个大喊,“当然要先爬到山顶。”
俞安也跟着点头,胖胖的唐杰有点犹豫。
姜喻便说,“有力气的先爬,在山顶上等着,我们在后面慢慢爬。”
唐杰举手,“我留下,保护你们。”
吴同笑他,“你别爬不动打退堂鼓吧,男生怎么能和女生一样磨叽?”
姜喻给他个凉飕飕的眼神,“要么,我跟你比赛?”
“姜老师,我错了。”吴同立刻求饶。
跟谁比也不能跟姜喻比啊,他赢了胜之不武,输了男人面子哪里摆?
再说姜老师可是把姜鹏飞按地上摩擦的狠人,不能比,比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