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掩面痛哭,“我以为我有家了,不再是孤身一人,谁知俞叔叔不在了,我到哪再找我的家?”
哭声悲切,不似作伪。
因为姜喻真的想有个家,可她的家在十岁那年妈妈病逝后,就破碎了,再也找不到。
亲生父亲娶了个有心机的后妈,小学毕业就把她扔到国外,美名其曰留学深造,实际上八年不闻不问,后面几年连生活费都要她自己打工去赚。
她早就没有家了。
俞萍又被勾起丧父之痛,呜呜跟着哭起来。
俞安哽了哽,不耐烦道,“好了,都别哭了,赶快进屋。”
姜喻抹着眼泪和俞萍相扶着走进院子。
灯光太暗,看不清楚,只模糊辨别出两侧各有两间屋子,右手边墙角处搭了个鸡舍,传来咕咕叽叽的鸡叫声。
左前方似乎搭了个瓜架,一人多高,瓜架下垒个小台子。
院子中央有个半人高的方墎子,中间伸出一截,连接着手柄和水管,不知做什么用处。
几步跨过院子,进了屋,房梁下吊着个钨丝灯泡,发出昏黄暗淡的光。
白墙水泥地,带着烟熏火燎的痕迹,暗红色组合家具,也显得有些旧,空旷的屋内没有任何电器。
正对门一幅黑白大头照,黑色边框,底下三柱香缭缭绕绕。
姜喻便知,这是过世百日的俞建华,俞萍和俞安的父亲,她的外公。
她默默上前,鞠躬上香,悲凄又诚挚。
俞家姐弟静立一旁。
等姜喻直起身,俞萍上前扶她一把,两人一起坐在墙边的木椅上。
灯光下,俞萍五官柔和,眼神明亮,和姜喻记忆中的样子些许不同,更年轻俏丽。
姜喻目不转睛,耳边却传来俞安一声冷哼。
她扭头,只见俞安双手抱臂,昂着头,瘦削的脸上满是不信任,“别以为让你进门就是信了你的话,我姐信你,我可不信。我会一直盯着你。”
他有一双上挑的丹凤眼,冷睨的时候有点摄人。
姜喻的眼睛和他如出一辙,小时候,她问过妈妈,为什么她的眼睛和爸爸妈妈都不像,妈妈说,她像舅舅。
就是眼前这个桀骜的少年。
姜喻微微一笑,“我会证明我是值得信赖的。虽然俞叔叔不在了,还有你们,你们就是我的家人,我会照顾好你们。”
她看向姐弟二人,他们是她渴望的家人。
一个十八岁,一个十五岁,正是鲜嫩的年纪,却连遭厄运,未来渺茫。
前世他俩相依为命,却命运多舛,形同陌路。
这一世,她要尽力护着他们,一家人在一起。
她再也不想孤身一人。
俞安哂道,“你看起来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凭什么照顾我们?你能做什么?别拖后腿就不错了。”
“俞安!”俞萍小声斥责,这些话太不尊重人了。
姜喻笑着起身,走到俞安身边,与他面对面站着,眼神带点调皮,“你看,我比你还高哟。”
言外之意,你个没长大的小屁孩子没有资格评判我。
俞安脸色微红,跳开半步,手握成拳,急道,“我很快就会比你高了,你等着。”
“好,我等着。”姜喻意味深长。
俞萍松了口气,忽然问,“你吃过晚饭了吗?”
这句话问到点子上,姜喻一路急赶,确实没来得及吃东西,见到俞萍心情激荡,更顾不上五脏庙。
听俞萍问起,她的肚子咕噜噜响了几声,很明确的回答了。
俞萍也有些不好意思,“我们都吃过晚饭了。我去给你煮碗面吧。”
姜喻忙道,“不用,有什么剩饭我吃一点就好,其实没怎么感觉饿。”
俞萍还要坚持,姜喻佯恼,“我把你们当作家人,你却这么客气,是要赶我走吗?”
俞萍还能说什么,只好端来剩下的面饼,好在天热,吃起来还算可口。
俞安在姜喻吃东西的时候就回自己房间了。
俞萍陪姜喻吃完,又帮她整理了睡觉的床铺,指给她浴房所在,才道晚安,让她安心睡觉。
然后俞萍悄悄找俞安商量,“她看起来很面善,不像是骗我们。再说,咱家现在有什么好骗的,爸走了,妈也不见了,办白事花掉所有积蓄,连下学期的学费都凑不出来。
她也没有家了,和我们一样苦命,不管爸爸有没有认她当义女,现在她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今晚先让她住下,明天再看情况。说不定她看咱们家困难,自己就想走了。”
俞安倚在床前,气哼哼的,“谁管她,爱走不走。”
俞萍坐床边,耐心道,“人家毕竟是女孩子,你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态度好点。”
“我挑剔她?”俞安炸毛,挥掌虚空一劈,“是她针对我好吧,再说她哪里像个女孩子,跟个假小子一样,又莽又冲,头发比我的还短。还说我没她高?哼,我还在长身体,再说就比她矮一丁点,很快就会比她高了。”
俞萍无奈起身,“对对,你还在长身体。就这么说定了,态度好点。”
俞安瞪她姐,“你也留点心眼,别她说啥你信啥。”
俞萍脚步微顿,脸上划过一丝奇异的微笑,“你不觉得,她确实有俞家人的长相吗?眼睛和你一模一样,比我还像你姐姐。算是缘份吧,能当一家人最好。”
俞安嗤笑,“谁要和那假小子长得像。”
完了又补充一句,“也别想让我喊她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