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法苑笔记 > 第223章 《法苑笔记》第二百二十三章

第223章 《法苑笔记》第二百二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许益成的态度显得相当和缓:“没有问题,本来也没有什么要事,上次你到江滨中院上任时,按照端木院长的安排,是我到你们中院去的,因为其他事情耽搁没有去成,再不去关心关心你,情理上说不过去。本来就是奔着你去的,你这么实在地为工作着想,我就改一天。我明天上午去,如何?”

许益成以十分通融的态度将检查工作的时间更改为星期二上午,皇甫新城连忙答应下来:“是,谢谢许院长体谅,明天恭候领导。对了,许院长,明天我们需不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许益成笑着说:“不用,我们就是随便看看。”

放下电话,皇甫新城坐在椅子上,点着一支烟静静地思考着。他在想着明天许益成来检查工作的内容。皇甫新城不知道许益成和朱正超的私人关系,否则他真得要认真地考虑许益成这次到江滨中院的目的了。

许益成比朱正超大三岁,朱正超当兵时,就在许益成的那个排,朱正超是新兵,许益成则是排长。因为老乡关系,年龄又只差两三岁,性格相投,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朱正超以副营长的职务转业时,许益成是朱正超的团长。许益成在部队干到副师长才转业到东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一九九九年九月,在许益成的操作下,朱正超从江滨市古楼区法院调到江滨中院任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不但级别提了一级,而且离江滨中院一把手的位置只是一步之遥了。这就直接燃起了朱正超问鼎江滨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的希望。

朱正超在与许益成的关系上还是比较低调的,所以,东江省法院系统还真没有几个人知道。作为在基层法院工作的皇甫新城就更无从知晓了。这次在选择接替李文峰的继任人选时,因为东江省高级法院院长史文韬已经到龄退休,新任院长尚未到任,东江省高级法院就是许益成在主持工作了,东江省高级法院向省委推荐的人选是朱正超。这很正常,一是近几年来,在全国各级法院,下级法院一把手选任的权力有向上级法院转移的趋势。二是朱正超的年龄和工作资历也符合江滨中院院长的条件。这也是当初许益成把朱正超安排到江滨中院任二把手的目的。

但是,后来省委确定的李文峰的继任人选却是江滨市临江区法院院长皇甫新城。这其中的原因外界无人知晓,当然也让很多人感到了意外。一是皇甫新城才三十九周岁,年龄小了点。二是皇甫新城的现职只是江滨市下属的一个县区级法院院长,属于江滨市的副局级干部,而江滨中院的院长则是江滨市的副市级。把一个副局级干部直接提拔为副市级干部,属于越级提拔。虽然在以往的干部任用中有过先例,但却是很少见。

许益成通过在省委的关系打听,最后也没有搞清楚真相。关系人只是告诉许益成,这次在江滨中院的候选人上,省法院和省委组织部提出了不同的人选,最后是省委郑培驹书记亲自拍板确定的。这郑书记是东江省政坛第一人,至此,许益成也只能压抑住自己的好奇心了。

像许益成和朱正超这样的私人关系是中国政坛的常态。两个看起来不相干的人,说不定就是战友、亲戚。还有些干部子女,为了不让外界知道其与父母的关系,子女的姓氏并不是高官的父亲或母亲姓,比较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不想让子女沾父母的光、搞特殊化。当然,这些子女们以后升迁发达了,外界公开信息中就不知道他还有一个高官父母了。朱正超和许益成这种在同一系统工作的上下级,以前的那种亲密关系,他们自己不说,外人是根本无从知晓的。就是你能查到他们的档案,也只能知道他们曾经在一个部队服兵役,有无其他关系以及关系的亲密程度在档案里是没有任何记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