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搞定了,祁乐词又直奔县城农贸市场,准备买个摆摊的三轮车,以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高产种子。
又要高产每亩五千公斤以上,又要能拿来摆摊做美食,这农作物可不好找啊……
中间,路过某个刚开学的幼儿园。
祁乐词看着学校门口那一溜的美食小摊,特意停下来多看了两眼,炸串、烤肠、豆浆油条、玩具小摊……以及川渝学校门口必有的炸土豆摊。
此时已经快九点,早过了送孩子上学时间,学校的铁栅栏也合上了,但校门口的炸土豆摊却依旧围着不少顾客,男女老少都有。
其中一个孩子爹,正拿竹签插着锅巴土豆吃,一口一个酸辣糖醋味的锅巴土豆,表情那叫一个满足快乐,而他的身后是刚被关进学校的神兽们,哭嚎声是此起彼伏,都不想开学,不想回学校,哭着喊着要家长。
某个神兽尤其激动,哭嚎声震天:“爸爸……呜呜呜……你又背着我吃炸土豆,我要回去告诉奶奶,呜呜呜……”
孩子哭得越伤心,孩子爹吃的越开心。
他还专门转过身,对着铁栅栏吧唧吧唧吃得更香,“打小报告算什么本事,有本事你现在出来打我啊,劳资让你一只手。”
笑死,区区四五年逆子,也敢跟我几十年的逆子比。
那孩子汪地一声,哭的更凄惨了。
祁乐词:“……”
现在父母带崽儿都这么癫了吗?
不过……那锅巴土豆瞧着是真香啊,祁乐词看着那生意不错的炸土豆摊,脑中闪过一道灵光。
我去,我怎么把土豆给忘了!
要说哪一种食物,不仅产量奇高,还能拥有花样多种吃法,且粉丝无数?那肯定是土豆啊!烤土豆、蒸土豆、炒土豆丝、油炸薯片、薯条、锅巴土豆、狼牙土豆(天蚕土豆)、土豆丝饼、烧烤小土豆……
川渝不能没有折耳根,更不能没有土豆!(震声)
有了方向,剩下的就简单多了。
祁乐词最后买了一大堆东西,包了辆面包货车,紧赶慢赶总算是赶在工程队还没铺水泥前,把所有东西都运回家了。不然后山的路封了,这么多东西全靠人力沿着山路运,得累死个人。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下面就是开垦灵田。
不过,祁乐词准备先给自己整个狼牙土豆解解馋,开垦灵田等晚上没人了再去。
天知道,他有多久没吃过这个了,想起来就是满满的回忆。
在川渝孩子的童年里,校门口要是没有炸土豆摊子,那这学上得都没什么意思。放学后拿零用钱买上一份炸土豆,边吃边走回家,半路吃完了还会细心把嘴巴和手擦干净,这样回家就担心挨父母骂了。
但其实……父母可能比孩子还爱吃,比如他的养父祁阅。
想到养父,祁乐词童年的记忆一下更清晰了。
养父祁阅不是赵家村本地人,是响应国家号召来山区支教的老师,他明明不是川渝本地男人,却深得“耙耳朵”精髓,怕老婆的很。工资全交,丁点儿不留,日常全靠老婆发零花钱过日子,不抽烟喝酒,打牌只敢打1毛钱的,老婆一瞪眼,还会主动把耳朵递上去。
他唯一敢背着老婆干的坏事,就是借着去接祁乐词放学的借口,带着儿子在学校门口吃炸土豆。
五毛钱一碗炸土豆,也就十来块,父子俩你一口,我一口,吃完偷感十足的互相给对方擦嘴,消灭一切证据再对好口供,开开心心回家。
父子俩自以为瞒的很好,但村子就那么大,几乎都互相认识,他爸还是村子里唯二的老师,两人前脚买了炸土豆,后脚这事就能传到养母赵秀丽耳朵里。
但赵秀丽一直装作不知道,偶尔得知炸土豆摊子没出摊,看着焉吧吧回来的父子俩,还会主动给父子俩做炸土豆吃,哄得父子俩乐得找不着北。
如今,祁乐词自己也会做炸土豆了,但早没了陪他吃炸土豆的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