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周木涵和朱伟一拍即合,当即在平台上接了一单。
拿到金主给的定金,两人就飞速洗漱好,换了身衣服冲出房间。
两人跑到旅馆大堂,正好碰到赵老师和松老师在那儿说话。
“松老师,我要出去买早饭,回来要给你带点什么吗?”
作为带队老师,刘华和松春雪必然是要留一个在旅馆里坐镇的,以防学生出事找不到人,所以刘华想要出去买酸萝卜吃,还得跟松春雪打声招呼才行
“???”正在给自己泡咖啡的松春雪,怀疑自己熬了一个通宵后,出现了幻听。
她看了眼时间,早上五点,再看看说这话的赵华,很是懵逼。
他们这个职业,除了有课的日子,其他时候那叫一个作息不规律,有时候灵感来了更是泡在画室里好几天不出门,不吃不喝的。现在赵华五点起床要出去买早饭吃,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还是他遇到瓶颈疯魔了?
松春雪忍不住好奇问道:“你要去买什么早饭?”
“去买点跳水酸萝卜配馒头吃,要来点吗?”赵华想到两学生昨晚就着酸萝卜吃馒头吃的那么香的样子,下意识咽了下口水,他是真馋了一晚上了。
松春雪:“……”
我果然是熬夜出现幻觉了。
一大早的去买跳水酸萝卜配馒头吃,她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但大为震撼。
跳水酸萝卜啊,那东西第一次吃或许会喜欢,但多吃几次就那样,至于馒头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两样搭配值得一大早出门去买?
“不用了,我等会儿随便吃点面包配咖啡就行。赵老师放心出去吃早饭吧,学生这边我会看着。”
松春雪婉拒赵华的好意,转头看向周木涵和朱伟,“你们这么早,准备去哪儿?”
两人异口同声道:“我们跟赵老师一起去买酸萝卜和馒头!”
松春雪:“…………”
我还是回去睡吧,睡醒这个世界就正常了。
就这样,买酸萝卜的队伍变成了师生三人组。
师生三人赶到老码头的时候,不用周木涵两人专门指方向,赵华一眼就看到了街对面正排着长队的豆花饭馆。
街对面一排的门店,就零星开着两三家,其他店空空荡荡,看不到一个人影。
那家豆花饭馆,却是人头攒动,很多人在自觉排队,他甚至看到队伍最后的中年男人手里拎着一个大饭盒。
“我去,这家小店一大早生意就这么好吗?果然好吃的店铺,藏在哪儿都能有客人。”朱伟惊道。
“走,我们也赶紧过去排队。”
赵华一看才六点,人就这么多,赶紧叫上两学生一起跑到队伍最后面排队。
“嘿,老哥,你们也是来买包子的?”
站在队伍最后面,拎着大饭盒的大叔,看着师生三人过来,很自来熟的打起招呼。
川渝人不仅天生乐子人,还大都是社牛,随便逮着一个陌生人都能跟人聊上几句。因为在很多川渝人的认知里,陌生人又咋个了嘛,摆哈龙门阵不就熟悉了。不爱说话也没得事,打牌总会嘛,喝酒总会嘛,再不行好吃的总喜欢吧?
搓完麻将我们再去整点火锅烧烤,这关系不就熟悉了嘛。
老程就是这类人,和谁都能聊上几句,格外健谈。
这队排着无聊,找个人摆龙门打发时间多好。
赵华四川话还不错,回道:“不是,我们是来买跳水酸萝卜的。”
“这里还卖包子?”
“这里还卖酸萝卜?”
赵华和老程都是一怔,几乎异口同声道,最后还是老程先开口道,“我不晓得这好久卖的酸萝卜,但是包子卖过几天。这些人都是来排队买包子的,他们家的猪肉香葱包和油渣包子好吃得很,我老婆天天都在念,我连到跑空了俩天,今天总算是遇到了。”
为了给老婆买包子,让她多吃两口饭,老程连着跑空了两天,都跟饭馆老板赵三哥混熟了,昨天中午还在店里一起吃豆花饭喝酒。也是昨天从赵三哥那里得到确切消息,祁老板今天会来摆包子摊,老程这才专门把饭盒带上。
他这次一定多买点,先让老婆好好吃一顿,剩下冻在冰箱慢慢吃。
“酸萝卜应该是昨天半下午开始卖的。”
赵华说起两学生的遭遇,最后感叹道,“这酸萝卜爽口开胃,吃的真不错,就是贵了点,一小碟要三十块钱。我学生当时只买了一盒,我也不好意思多吃学生的,只了一块尝个味,今天专门跑过来买的。”
老程摆手:“嗐,三十块的酸萝卜算啥子哦,这儿的包子更贵,那么小一个要五十!”
一听包子更贵,赵华正要说什么,排队的人群突然骚动起来,没一会儿一阵诱人的包子香味从前面飘了过来。
这个包子好香啊,比他在帝都那家老牌包子店吃过的包子闻着还要香。先前听着老程说这个包子要五十,赵华还有些疑惑,现在闻着味道,他一下子就明白这包子味道肯定不会差,就是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