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凌晨四点半。
住在小饭店一楼的赵三叔,准时醒过来。
他要先去厨房生火烧水,再去把泡好的黄豆用机器打碎,豆子打碎完,老婆也差不多起床下楼来了。
然后就是夫妻俩一起煮豆浆,滤豆渣,做卤水豆花,等第一锅豆花做好出锅,时间刚好到五点半,正是码头开始热闹的时候。
第一波菜贩、跑船的商贩们路过店门口,吆喝一声要吃什么,去码头放下货物占好位置,回来吃上一碗暖呼呼的豆花饭,再回去正好赶上第一班货船……
如今,码头不再热闹,生意惨淡,做了十几年的豆花生意,夫妻俩还是习惯早起煮上一锅豆花。
“也不晓得店子关了,以后能干点啥……”
赵三叔叹着气推开厨房门,就看到自家老婆双手舞着大砍刀,“咄咄”在案板上剁着鲜红的肉馅,那肉末飞溅、刀光四射的吓得他差点打个哆嗦。
再一看灶上烧着的热水,还有洗的干干净净的竹蒸笼,赵三叔咽了咽口水,“老婆,你这是要……”
赵三婶双手拿刀,侧头看过来,“蒸包子噻,反正店子都要干垮杆了(倒闭了),老娘还不能过哈卖包子的瘾嗦。秀丽在世那会儿可夸了我好几回,说我至少学了她八成手艺,要不是店里忙不过来,老娘早就弄包子跟着豆花一起卖了。”
那是词娃儿妈说来豁你的(骗你的)!
你要真有那手艺,我们家还卖啥子量大管饱的豆花饭,早开包子铺了!
赵三叔回想起老婆以前做过的几次包子,那扎实的口感差点没把他噎死,他悄悄扔去喂家里的大黄狗,狗都不愿意下口。涛子年纪小不懂,以为跟词娃儿妈做的包子一样好吃,一口下去提前换了两颗乳牙,打那儿以后再也不喜欢吃包子了。
如果说自家老婆做的豆花饭是能吃,那包子就是杀人利器,扔出去能当板砖用那种。
赵三叔本想劝自家老婆别做包子浪费时间和粮食了,但视线落在她手里的大砍刀后,顿时说不出话了。
就在这时,厨房门推开,祁乐词拎着几个保鲜盒走进来。
赵三叔眼睛一亮,心中升起了希望的小火苗,词娃儿肯定能劝得动!
谁知……
“三婶这是要做包子卖?那赶巧了,我也包了些,正好一起蒸了,搭着卖。”
祁乐词用灵气催生的香葱,包了差不多有30个包子,结果要蒸的时候才发现住的这边没有蒸笼,想着店子里肯定有,他就拎着包子过来了。
啪——
希望的小火苗灭了。
赵三叔眼神黯淡下去。
赵三婶的眼睛却是布灵布灵闪着光,看祁乐词的眼神,简直就是伯牙看到了子期,高兴极了,“词娃儿也想做包子卖?我就说嘛,你妈的手艺你肯定是学到了的,来跟着婶一起卖包子,卖得好以后我们就支个摊子四处去卖包子。不好也没得事,反正店子要垮杆了,我们过哈卖包子的瘾。”
祁乐词笑道:“要得,反正毕业了没事干,我跟着婶子做几天生意,过过瘾。”
赵三叔:“……”
算逑了,劝啥子劝哦,大家一起摆烂,爱干啥子干啥子。
他暗暗叹气,转身去做豆花了,至少那个能吃,留点豆浆还能防止被包子噎死。
“卧槽!”
赵涛提着帮村里人买的菜籽油过来,想先帮爹妈把店门开了,再开车送祁乐词回村子,结果推门就被案板上摆着一大排包子给吓到了。
天老爷诶,他妈咋个又想起做包子了!
这不是要他命嘛?
如果说祁乐词幼年最难忘的是他妈做的包子,他最难忘的也是自家老妈做的包子。
一个天,一个地。
一个是好吃的要命,一个是真的要命。
赵涛想起来都觉得牙痛,再看他老爸那摆烂麻木的神情,果断转身想跑路。
“幺儿你来得正好,跟你爸一起把炉子搬到店门口,把水烧起来,等哈我们把包子包好了,好直接上蒸笼蒸。”赵三婶眼尖看到赵涛,直接使唤起来。
“……晓得了。”
赵涛满脸写着高兴,放下油桶,跟着他爸在店门口支起临时包子摊。
一个火炉子,一口大铁锅和大半锅水,再摆上一张桌子,包子摊就算是搭起来了,等水一烧开,就能上蒸笼蒸包子。
期间路过祁乐词身边时,赵涛压低声音抱怨道:“你咋不劝哈我妈,反倒还跟着她胡闹起来,她做的那包子能卖得出去才怪了!”
“你这话说的,谁还没个梦想嘛,三婶想卖包子就让她卖,反正有我陪着。真要卖不出去亏了钱,我来接这个底,只要三婶儿高兴就成。”
“你个龟儿子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痛,这是亏不亏钱的事?我妈做的包子卖不出去,她肯定不会逼你吃,到时候苦的就是我和老爸!老子咒你做的也一个都卖不出去,裤衩衩都给你赔了!”
“想得美,我做的包子肯定能卖完。”
祁乐词笑骂了句,不说他学了自家老妈的手艺,就是那香葱做的馅料也足够吸引食客了。
他就没担心过这30个包子卖不出去,只做这么多,就是想试试水,看看后面几天要怎么卖,才能按时完成系统任务。
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