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白春枝他们刚到白家时,就见院子里还挺热闹的。
家里两张桌子都搬了出来,上面放了不少东西,好几个人围成一圈不知道在忙什么。
白春枝先下了牛车,走近了才发现,这戴着白口罩、袖套的可不止自家大嫂二嫂了,还有几个眼熟的大娘了。
“吴阿婆?”白春枝瞧见被挡在里头的矮小老太太,差不多能猜出这是在做什么了,只是有点奇怪,“怎么这么早就开始了?”
“哎哟,春枝回来啦?”
吴阿婆一看到白春枝就脸欢喜,忙招手让她快过来。
“你老娘子一早跑来喊我们试试这身行头,我想着既然你们都准备起了,就喊她们几个也来练练手,等炉子晾好了,保管不给你拖后腿。”
“有您在,我肯定是放心的。”
白春枝被吴阿婆拉着,也扭头仔细看了下她们身上这一套。
这是她昨天让夫君带回来的一匹白布,为的就是做好卫生方面的准备工作了。
原来端午包粽子,好歹是糯米淘洗过又有粽叶包着,咸蛋更有蛋壳的,月饼却是要跟面粉打交道,揉面、调馅、烤制,工序一道道的,人多了就必须注意了,毕竟是要进嘴的东西。
“诶姐你都在了啊,我还说呢,以为你们今天不回来了的。”
白春枝还没多问两句,门外就传来动静,抬头一看,白春芽和老娘拎着个小包袱进来了。
“手头上没好多事,上午跑完了,我们就想着回来一趟,我还准备去剪个头,把头发剪短点好洗。”
白春枝刚说完头发,白春芽就想起她手上的包包,赶忙把小包打开拿了几顶帽子出来。
“看,这像不像供销社卖糕点的服务员戴的?”
白春芽边说边拿了一个帽子两手撑开展示了起来。
“我可是照着那样式做的了,把头发都捞进去,完全不怕掉了。”
“嗨哟,这下我们可就是正规军咯?”
“是的嘛,春枝家这是做啥都像那么回事了,看看都整得挺齐全的哟!”
“……”
白春枝拿了一个看款式,几个大娘拍了拍手也过来了,吴阿婆只做指导手上没沾面粉,挨个给几个大娘都戴上了,就是白大嫂和白二嫂也弯腰低头戴上了帽子。
“瞧瞧,这一下精神头就出来了!”
几人齐齐抬头,统一的帽子口罩,瞧着确实像白案上的师傅,吴阿婆很是满意。
“还真是哦,白生生的,看着就干净。”
大伙儿相互瞧了瞧,还有想要伸手摸了摸帽子的,看到手上沾了粉才又忍住了。
“要是晓得这月饼是这样做出来的哦,我肯定放心的买了。”
“说的是啊,看来我们还要好生宣传一下咯!”
“那我们这是要跟食品厂车间看起齐了哟?”
“嚯哟,口气不小呐?”
“这有啥,我们这儿也是有老师傅的嘛!”
“就是,那些老字号啥的,还不是从自家小铺子做起来的,人嘛,要敢想敢干才行!”
“看来这身是没白做,你李孃都喊上口号了。”
大娘们几句话就把大家都逗得哈哈笑,瞧着身上的装扮也对这月饼小买卖更有信心了。
笑完,吴阿婆招呼着大伙儿继续干,大火炉还没晾干,等下得用各家的小炉子慢慢烤了,不抓紧点,怕是要排队的。
白母则拉着两姊妹进屋,白春枝看还剩那么多布料,就知道老娘是没舍得裁了,只是做口罩、袖套、帽子这些小东西。
“围腰我想着要不就做了,各家都有,栓自己的,卫生方面我们也相互提醒着就行,你想弄成国营饭店那种,也没人来看啊?”
“妈,还是都裁了吧,做都做了,就尽量做好了。”
白春枝能理解老娘是在给他们节约了,但想想,都到这份儿上了也实在没必要搞半截。
“你整那么多条围腰,晓不晓得要废好多布哦?”
白母想起大女儿先前的打算,就是一个劲儿的摇头。
“这些小东西还可以人家帮你一场,喊大家带回去就算了,我们自己用怕是要用到猴年马月,但围腰你都要送啊,好大方哟?”
“……”
白春芽见老母亲瞪着眼看她姐了,先躲一边了,白春枝想了想,确实可以再利用利用的。
“要不这样,我在围腰上绣上我们山枝小店的名字,以后守店的时候,或者要出去推销啥子,人家一看就晓得是我们店了。”
“对啊,这样就都用起来了,您也担心白给人家心痛了吧?”
“我是心痛吗?”
白母对多嘴的小女儿瞪了眼,但想想大女儿说的,给自家人用倒也行,最终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