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山如今的打算是,房子还跟先前的计划的差不多,不建多大,就一个小院子,只是学着镇上那种,修成小二层,房间多一点,以后孩子大了好住。
再一个,萧远山也受张师傅家那种布局的启发,屋旁就有几间宽敞点的厂房,他们不做家具,但像最近要烤月饼、晒菌子,后续的还有草药处理、学着炮制等等,一项项的是需要点大的场地才行了。
跟家里讲了后,白父倒觉得问题不大,就是之前订的砖也大差不差,厂房节约的砖,小二层刚好用上。
“师傅些要先约好哦?”
村头的泥水匠,这儿农忙过了活儿就开始多了,人家那些大师傅怕是得抢着来的,白父提醒道。
“已经跟老师傅他们说好了。”
这是萧远山今天抽空去的。
小二层比起镇上县里的房子不算什么,老师傅他们都会,但厂房的话,内里要空间大,现在村里也兴预制板房,不像原来黄泥巴房子了,就得先规划起来。
萧远山提完要求,老师傅耳朵上夹的笔都没用,只默算了下就应了,还给例举了镇上那条街谁家的新房,下面铺子上面住房,也是他们起的,单一层的平房更不是问题。
镇上几条街,萧远山都比较熟悉,老师傅一说他就知道是那户了,也给家里详细讲了讲。
“那行,到时候屋头的人都来当小工,盖起来快的。”
白父和白大哥对老师傅的手艺是信得过的,点了点头就直接揽下了他们能做的活儿。
“好的好的,那就辛苦大家了。”
萧远山端起酒杯,每个人都敬了下,在村里修房子,少不了要麻烦自家人的。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了,你们这地基打了的,盖起来快。”白母代大家冲女婿摆摆手,“把房子建起来才是要紧的,什么麻不麻烦的哦?”
“是是是,过年我们也好回来住。”
“是嘛,过年还是要回来的,要不然在镇上好冷清哦?”
说到这儿,大伙儿又聊起估计开春孩子也快出生了。
白春枝摸了摸肚子,算着时间,确实差不多了,也是个春天生的宝宝,不冷不热正好。
“放心,不管在哪儿,这坐月子的事,妈都来帮你。”
白母见大女儿低头摸着肚子,以为她是放心不下镇上的店店了,拍了拍白春枝的手,让她不用愁的,屋头还有这么多人了。
家里人多的好处就是做什么都有人搭把手,晒菌子的事不用白春枝操心了,吃完饭一家人提着几个篮子又赶了牛车回去。
因为有两篮鲜菌子,路过姜淑云家时,白春枝本来是想提醒她明天早点来看了,结果这人也是着急,直接让孩子去找他爸爸,跟着他们上了牛车。
“你先看这两篮鲜菌子,还有其他的干菌子些,我还没包完,你要有喜欢的也可以捡你要的。”
到家后,白春枝领着人从里面进到小店内,把篮子里的鲜菌子打开给姜淑云看了就介绍起了干货。
架子上的干菌子袋子虽然都装了起来,但平时为了好拿上面是栓了跟麻绳挂了名字的,一眼就能看到。
白春枝利索的包了几包,挨个儿放到篮子里,又让姜淑云看效果了。
“过两天还有干果,跟这个一样,我的建议是,老人就干菌子,要是有小孩儿的话,包点豆豆颗颗,娃娃喜欢吃。”
“嗯。”
姜淑云看着几篮子的鲜菌子、干菌子,规规整整的放在着,效果意外的好,让她都有些难以抉择了。
“不用急,回去商量下,主要是你们回去要好久了。”
白春枝看出姜淑云的纠结,也不催她,让她再带了些鲜菌子回去,刚好这段时间还能亲自测一下可以放多久。
“哎呀,这么好的东西,我还能看着它放烂啊?”
姜淑云没想到白春枝严谨到还让她回去做实验了,连连摇头,这多可惜呀?
“没说要把放到坏了。”
白春枝见姜淑云反应这么大,就知道她误会了,又详细解释了下。
“菌子这东西,把表面水擦干,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它其实就是在晾干了,只是没完全晒干水分的保存得久,我们这送人不是要品相好么,你看到开始有点蔫了直接弄来吃,哪儿存在浪不浪费的呢?”
“也是。”
姜淑云听白春枝说完才松了口气,这年头,就算她家是双职工又一个孩子,负担不重也没得那么奢侈的,但抬起头来又有点不好意思了。
“春枝啊,真是麻烦你了哟,为着这个,你们一家子帮我跑上跑下的,你看我还连吃带拿的又要提回去点儿。”
“淑云你这就太客气了。”
白春枝挑了些大小能做对比的鲜菌子给姜淑云装好,才拉着她讲了讲贴心话。
“这个说起来,我还得感谢你了,本来我们中秋是只准备做月饼的,你这算是给我们提供新点子呢!”
说着,白春枝就讲了当初他们虽然是早有打算想做特产礼盒,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品类,姜淑云这真是给他们指明方向了。
“哈哈哈那我这还歪打正着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