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枝觉得问题不大,想着大哥还挺谨慎了。
“大哥不是还做了标记么!”
说起这个也是好玩,白大哥也就知道那玩意儿吃了好,至于哪里好也说不清楚,但不妨碍他把当人参一样,反正都是可以拿来炖鸡,也给系个红绳,生怕下次找不到了。
也算是歪打正着,他们这山上的天麻品相还可以。
两姐妹一路走回去,山脚下这块儿是没怎么碰见人,但一靠近村口,就不少人在问做月饼的事。
“咱们这村里是藏不住一点事儿的,才半下午呢,好像都知道了。”
白春芽看姐姐应付完那些婆婆大娘们,进门前,偷偷说道。
“这篮子都做起来了,肯定有不少打听的,刚好省的我们再去找人了。”
白春枝倒是觉得多宣传也好,毕竟这事,不像是上山采菌子,那是无本买卖,做月饼,哪怕是土月饼,面粉糖油这关,估计就会拦住一批人,最后怕是没多少人做的。
“嗨哟,你们总算是回来,这一下午,家里简直不消停。”
姐妹俩刚进门,白母瞧见了就在喊了,白春枝和妹妹对视一眼,还第一次见老母亲这是有搞不定的样子了。
“咋子了?出啥事啦?”
“出啥事哦,还不是这做月饼的事。”
白母看着白春枝坐下了,就从头说了起来。
“今天来打听做月饼的不少,好些不是先不晓得我们在收篮子,这会儿倒积极了。”
“我们刚一路都在被拉着问的。”
“是的嘛,才听着风声,都怕晚了的。”
白母也点头,像端午那阵,大家不知道他们在忙啥,等反应过来,泡盐蛋也要时间,这次肯定是想跟着干了。
“不过,我看真正要做的不多哟。有几个关系好的还偷偷问我,能不能我们出灰面糖这些。”
“妈,你不会答应了吧?”
白春枝还没开口,白春芽先叫起来了,每家分点,那是要买多是面啊?
“我有那么瓜哦,我才收了好多点灰面回来啊?”
白母见不得小女儿咋咋呼呼的样子,拍了她一下,又继续问道。
“老三,你是咋想的?”
按白母的想法,肯定不想他们摊子铺太大,但想想端午的红火,又怕耽误事了。
“没事,一开始不用太多,我们收月饼反正是一次一结,需要的时候,估计有不少人愿意做的。”
这就跟收菌子一样,结钱干脆点,就不缺人上山。
不过白春枝不担心是因为,她就没把土月饼当成礼盒的重点了。
赚钱的话,那还是要价高的才赚了,再是薄利多销,那得销多少才算是啊,何况是没啥难度的土月饼。
白母还不知道自家大闺女这是有点飘了,不然也得跟着敲打一下。
萧远山和白大哥回来的还算及时,踩着夕阳就到家了。
“怎么样?有收获吗?”
白大嫂走过去伸手就要接白大哥背上的一背篓草,嘴上还不忘关心他们一下午上山的情况了。
“收获不小呢!”
白大哥没让老婆直接拎了,让她扶着,弯腰卸下了背篓。
打的草,其实就上面那一半儿了,下面全是天麻。
“这东西啊,真的跟姜啊洋芋一样,一窝一窝的。”白大哥把一背篓的东西倒出来还在说,“那天也幸好是把红绳绳系在树上了,不然还不好找的。”
“这下都晓得这东西值价了,估计上山挖天麻的人就多了。”
“那总不能拦着人不让去了吧?”
白大哥摇了摇头,反而觉得没那么容易,他们这会儿还靠着上回的记号了。
而且村里人,大多数跟他差不多,只知道天麻这东西能吃,可以拿来炖鸡,吃了对身体好,不过话说回来,原来日子艰难,好久才吃一回鸡了,就是光吃鸡肉也补嘛!
对它的啥子药用价值根本不了解,还好些人认都不认识的。
也不是谁都跟萧家一样,没事往深山走,天麻又不像菌子似的,漫山遍野随便捡,全在土里埋着呢,得挖出来才晓得是不是。
“大家要认得这味药了,也是多一门赚钱的路子,反正我后面都收的。”
萧远山的背篓全是鲜菌子了,按小娘子的要求,尽量采大个儿,仔细着倒出来了,对自家人也说起这事儿。
“也不全是为了礼盒,像是菌子、山货、干果些都要的,要有人问起来,麻烦爸妈哥嫂帮忙回下话,村上也说了的。”
这也是他们搬镇上去了,支书虽然也帮着在通知,但肯定搞不清的,还是回来白家问了。
“啥子麻不麻烦的,不就是多说两句话的事。”
“就是,远山你放心好了,晓得我们就说,不晓得的喊他们等你回来再问。”
“……”
说着,还商量起了收的货放哪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