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是当时林老师教我们时留的册子,还画了图的呢,照着上面的来种,保管没错。”
白春枝探头去看,是本手写的小手册,上面的字倒是不多,画着图,她一个初学者,瞥了两眼竟然也能瞧明白。
田地由一条条线条表示,行距宽度也都标了出来,交叉的点不同大小的圈代表着不同的种子。
像钱老三媳妇现在翻的这页,是白芍中间套种了玉米,不过得赶在立夏时就种了。
“这个很实用呢!”
看完,白春枝夸赞道,感觉比自己买的那几本厚书容易懂些,可能书本上写得太专业,小册子则更有针对性。
“那肯定了,林老师费心思给我们简化了,就是想我们识字少的也能看懂了,哦对,你们要不要抄一份?”
说着,钱老三媳妇不等白春枝回答,转头就喊自家在田里玩泥巴的孩子,回去拿本子来。
“撕拉——”
“啊!妈!”
钱老三媳妇接过本子,刚给白春枝撕了一页,还没说什么了,旁边的泥巴小孩儿先炸毛了。
“我爸拿我的笔,你又要撕我本子,开学我还读书不!”
“嗨哟,你这孩子,自己的名字都还不会写呢!”
钱老三媳妇刚准备起身去拿扔田坎上的铅笔,没想到自家孩子突然爆发了,笑着和白春枝解释了下,他哥哥姐姐送的本子和笔,就等着开学用了。
“我已经会写‘钱’字了!”
听到自家亲妈揭短,小孩儿更气了,吸着鼻子差点挤了几滴眼泪出来,不过小脸蛋倒是早被手给摸花,顶着个花脸还不忘强调重点。
“是我爸把我笔给收了!”
“你行了啊,妈开学再给你买。”
打发完小屁孩儿,钱老三媳妇转头给白春枝说了些要点。
“这个收获期,第三年夏至就开始收获了,林老师说看到有啥子期刊上写:夏至延长到一个月,能增量,你翻后面——”
白春枝翻了一页,居然是一个表。
“我们种植这几年都有记录的,看产量呢,大致是有增加的,但不晓得跟人家专家教授的标准一样不,我们也是试着尽量晚收了。”
“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啊。”
白春枝点点头,说了句广播里常听到的话,忽然就理解林茂祥的做法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你们还有林下种植的,就只有多问问林老师他们了。”
“好。”
白春枝珍惜的将那张笔记折进包里。
等车来时,因为还可以载一个人,白二哥跟着货车先回去了,萧远山他们还是坐大客车回去。
路上,白春枝便将那张纸拿出来递给萧远山。
“什么?”
萧远山看清小娘子递过来的那张纸写了什么后,就笑了,同时,他也从包里摸出了几张纸来。
“林老师也给了我们一本种植手册。”
“真的啊,我看看……”
白春枝拿到那本属于他们的“册子”,才看到第一张就有些爱不释手了。
林茂祥真的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这完全是根据他们后山开荒出来林子和那处山坳来编写的。
“林老师说,林下套种和庄稼套种还是有所区别的,要根据两种作物生长来决定种苗的株距,后山那片,就得看是什么树下了,我大概说了几种——”
萧远山挨个指给小娘子看了。
“剩下的还有其他种类的,林老师也讲了,我们自己要怎么试验,到时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做调整。”
眼熟的记录表,白春枝再次感受到林茂祥的用心。
“那我们可要好好学起来了,这才对得起人家林老师毫无保留的教导呀!”
白春枝一边感叹着,一边暗自下决心,回去就继续啃那几本书,学无止境啊。
萧远山点着头,看到白春枝那张纸背后几个数字,又问她。
“嗯?”白春枝转过头来,“哦,这个是钱家记录的每亩白芍晚收货量的变化,我们以后也应该这样做好数据收集,有问题的话,才好请林老师他们来分析的。”
“……”
萧远山本来还在惊讶自己正想再打听打听的产量,竟被小娘子就这样随手记下来了,再听她这小词用的,确实是有认真在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