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
萧远山没有不同意的,放下手上的袋子,顺便说了下他刚出去一趟的收获。
“熟悉的那几个客商,我已经问了,要能做出来的话,他们都要,数量加起来值得一试,不过我们最好是做出个样来,说不定还能订到更多。”
“真的啊!”
这个回话,让姐妹俩都挺惊喜的,没想到真有人愿意礼节上多花费的,果然还是有钱人多。
“是啊……”
萧远山也被两姐妹夸张的语气感染了,不由笑了下。
其实他能那么顺利,要归功于白母的手艺了,今年这批盐蛋虽说还没做好,但往年的他们都是有见过的。
从开始用牛车能帮忙拉货挣外快后,萧远山忙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怎么回家吃饭了,当然了,他也少有在外面吃,多自己带饭。
白春枝给他装过几次盐蛋,咸口的比较好下饭,就这样,凑在一起等车的客商们可不是瞧见了么?
本地的盐蛋,虽然还比不上那个全国出名咸鸭蛋,但也是这边地地道道的家常口味??,白母能很有经验的将鸭蛋泡得个个冒油,很是好吃。
三人要回村里,老爷子下午没事,也打算跟他们回去一趟。
将老爷子送去找老友,他们继续往白家赶,白母她们刚准备出去摘粽叶,见到几人这个点儿就回来挺惊讶了。
白春芽下了牛车赶紧把人拦住了,又朝屋里张望了下。
“我爸没出去吧?”
“没啊,才午睡起来,下午地里活儿不多。”
白母看到小女儿特不稳重的样子,也懒得说了,冲着里头努了努嘴,又看向大女儿,跟女婿一起回来的,准是有事了。
不能刚第一天卖鸭蛋就出问题了吧?
“那就好。”
白春枝见老娘子脸色开始有些不好了,怕她瞎担心,立刻接话把他们要卖礼盒的事说了。
重点是让家里再多准备点鸭蛋了,先前泡的那几趟估计是不够的。
“这能行么?”
白母不愧是比几人多吃了十几二十年饭,并没有被这大单子的惊喜冲昏头脑,反而很冷静的问了句。
要知道,自从有了尼龙绳后,人家城里最流行的是网兜了,这东西收放都方便,还能装不少东西。
网兜编织起来也简单,白母原来还自己编过一两个。
不过村里人不像镇上的需要天天去买菜,等他们有空闲了去赶场买卖点农副产品呢,那网兜崩开了又不够装,最后还不如背背篓了。
白母看了几人一眼,想着要卖这盐蛋的话,不像粽子是煮好的不怕碰,用网兜确实不合适。
“……”
白春枝没回话,直接退了半步,让萧远山跟老娘好好讲讲了,毕竟这个主意是他提的,怎么销出去也是他来,会比她们更清楚了。
等萧远山将这端午礼品盒,从头如何制作到尾怎么销售,都仔仔细细跟白家娘子军讲清楚了,不仅打消了白母的疑虑,两个嫂子更是全力支持。
不说别的,同样是泡盐蛋,明显礼盒包装的更赚钱。
何况这听起来,还是县城独一份了。
“爸这边要是编不完,我可以回去让我爸我哥他们帮忙,他们都会编。”
说话的是白二嫂,她娘家那片竹子多,家里农闲的时候也一直有在做这些。
像是厨房里的刷把、筲箕、筛筛,他老汉儿哥哥些就没有不会的。
只是筐筐、篮子这一类比较经用消耗小,买的也人少,所以做得不多,但肯定是没问题了。
“二嫂,你不说,我们也是要问的。”
白春枝看她二嫂就差拍着胸脯保证了,不由笑了起来,转头又先跟出来听了半截话题的白父说道。
“爸,你这边看看能不能编个小的出来,最好我们今晚就要拿走,明天好给别人看一下了。”
“这么急啊?”
白父本是个慢悠悠的性子,听大女儿这么说,瞬间有了紧迫感,然后默算了下他前两天砍回来的竹子,才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二嫂这边,麻烦你带个路,我们等下就过去。”
家里有白母在,白春枝不担心,白春芽也留下来帮着摘粽叶,之后再去收鸭蛋,他们这边就不耽误时间,分头去白二嫂娘家了。
来的路上,萧远山已经大致算了下成本,在白家就跟白父讲了篮子按件计数,去白二嫂娘家也一样。
白二嫂娘家姓杨,她三个哥哥不在家,下田去了,但杨老汉在,听完他们说的,直点头说自己能做主,可以做的,绝对能保质保量。
只是杨家这个计件价格得另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