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傅的木工手艺是家学渊源,以前他可是凭本事有机会进县上的农具厂了,不过他嫌远没去,就在大队上修理农具,帮村里人打家具,一样的挣工分。
这么些年下来,张师傅早就超越父辈的名声,成为十里八乡叫得上名号的老手艺人了。
近两年市场活跃起来,张师傅是个有想法的人,也不拘于旧思想,紧跟时代的浪潮,接了不少镇上的活儿。
像是结婚这种喜事,家具都是成套的要,36条腿可不少了,还有乡镇学校翻新,桌椅板凳数量更大,最后就是零散的门窗,也来者不拒。
要不,张家的那栋小楼能那么快赚出来么。
萧远山跟张师傅能够迅速的熟识起来,还是托了自家牛车的福,他卖完山货,帮忙拉过几次木料。
“就这样?”
白春枝听到这儿不禁问道,总不至于这么简单吧?
跟着帮忙搬了几回,张师傅就能看出她夫君还是个做木匠的料么,是因为力气大,比较好拉锯?
“不是。”
见小娘子神情有些怪异,一准儿是想歪了,萧远山忍不住轻拍了拍她胡思乱想的脑袋,回过头来继续赶好车才解释道。
“你也知道,咱们那个时代距离现在好几百年了,如今好些东西差不多都是祖辈口口相传下来的,特别是关于传统行当,经手艺人一代代的传承,只是这中间的好多事,很难说得准的……”
“还包括那些家具吗?”
车上也没别人,白春枝却不自觉的小声了点儿,她脑海中不自觉闪过了一些吓人画面的。
不过更多的是听说——
这片土地历经战火硝烟,再来就是近十来年的疯狂,好多东西是直接砸了的,书也全烧了,那些为人师者更是被赶到他们乡下给住牛棚等等。
而她今天在张师傅家也看到了夫君说的那两套不错的成品,质量不用讲,都是好木头,仔细一回想,确实有些眼熟,特别是上面的雕花样式。
“是。”
萧远山见小娘子明白过来,也没多讲其他的,转而继续说起和张师傅这点师徒缘分。
他不过是一次偶然机会认出了张师傅雕刻的暗八仙。
所谓的“暗八仙”,是没有直接雕刻八仙中的哪一位人物,而是用他们手持的法器来代替。
要一般人来看,估计就能认出宝剑、扇子,然后还觉得葫芦、荷花混在其中有些不伦不类的呢!
这是萧远山以前给一位祝寿的人家送山货有幸见过的,暗八仙也寓意着长寿。
张师傅在那之前做的东西都比较简单,但市场开放后可不一样了,至少一些有点吉祥寓意的像是祥云、牡丹、福寿、龙纹和简单的回字纹,多少还得带点,不仅客人喜欢,也能显出他的手艺了。
不过可惜的是,好些好东西都没能完整的传下来,断代,不是简单一两句说说的。
这也是张师傅为什么那么喜欢带新人学木匠了,也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里头的学问可深着了。
他一辈子都在跟着父辈学习,加上如今的新技术,像是家具厂那种机械化批量货生产,这点不大能个人实现,但拆解步骤流水操作的方式还是可以借鉴的,总比原来一家一家去人家里打家具来得快。
见着萧远山这样有“见识”的,张师傅自然是喜欢了,小伙子还有一把子力气,完全是个干木匠的好把式。
不用白春枝问,萧远山的答案,自然是拒绝了,他还是更喜欢打猎些,只是张师傅也确实挺执着的就是了。
最后,是萧远山答应张师傅要有见到什么新花样就给他描一下。
当然了,理由也是现成的,他经常镇上县里跑,送货么,保不齐能看到些保存比较好的老家具了。
这回的两套,就是萧远山新给画的样,照着记忆里拔步床简化的,主要还是适合他们这边靠山蚊虫多,可以挂蚊帐。
张师傅头一次打这样的款式,说“新”也不新,可又很简洁,这不,听说他们要搬家,就先给小夫妻试试了。
“……”
听完夫君略显平淡的叙述,白春枝再次震惊了。
这也行?
都不说赚不赚钱了,张师傅肯定会给他们打个折的,那就实打实的省一笔了。
她夫君的脑子也灵光了,这法子都能想到,并且听着那意思这门子买卖还有后续的。
白春枝扭头盯着萧远山瞧了好一会儿,不由开始回忆了一下自己会的,进山采摘捡山货这些,似乎没什么借鉴性,山里人历来就如此,剩下的就是些手工活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