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定启程当天,所有人上午去学校集合,然后统一坐大巴出发。
比起最初报名的人数,集合的人要少得多,多数人都在体能测试中被淘汰掉了。
毕竟是前往交通不便的乡村,考虑到参加者的健康安全,所以前置了体能考核一项,通过的人才能随行出发。
这点也是写在注意事项中的,有不少人早早开始准备,但仍因考核不达标而被淘汰。经过这样的筛选后,最终实际参与的人连一辆大巴车都没坐满。
这是和纱的一个小花招。
仔细观察会发现,此刻车上有不少学生在左手戴了戒指。
乍一看是银色金属素圈,但在指腹位置能看到米粒大小的宝石镶嵌。各种颜色的宝石都有,与佩戴者瞳孔的颜色完全一致。
栖川和纱读的是一贯制女校。
就是说,她身边有大量适龄的年轻女性——处于适合成为魔法少女年龄的女性。
天文社也好,茶道社也好,其真面目都是魔法少女的秘密结社。
每年的暑假活动也只是打着研学的幌子,实质上是对魔女的集中围猎。
她们通常会提前找好怪谈频发、或是某些大事件之后的遗迹,然后就在那附近选个地方作为研学目的地。
理由显而易见,那些笼罩着负面情绪的地方更容易滋生魔女,方便积累悲叹之种。
这种情况下,对非魔法少女的参加者来说,体能就尤为重要。这样就算出现什么没提前预料到的情况,起码能坚持到救援到来。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这么大费周章、直接将报名资格限制在社团内部不行吗?
但社团内部也存在其他普通社员,就算缩减范围、也没办法保证参加者全是魔法少女;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为其他学校、乃至其他城市的魔法少女加入留下的缺口。
很早前和纱就想过:既然在同一个学校里都能找到这么多魔法少女,那放眼东京、整个日本,魔法少女的数量绝不会少。
就算悲叹之种的分配容易产生矛盾、无法实现持续性合作。那仅仅知道彼此的存在、能互通信息也是很好的。
要知道魔女可不会整天待在一个地方,讨伐途中不注意被她们逃走的事也时有发生。
这时候要是有其他地区的魔法少女能交流情报,行动难度也会大大降低。
初中时和纱就试着联络其他区的魔法少女。但初中生在学校的自主权并没有想象中大,加上双方都是东京的学校,有很多顾忌,最终也就是在LINE加了好友、建了几个讨论组。
那些讨论组已经很久没人说话了,和纱试着私聊过几人,发去的讯息也都石沉大海。
和纱不知道原因,但她也不是那么不识趣的人,被这样沉默拒绝了几次后,她放弃了在东京继续构建同盟的想法,转而将目光投向东京之外。
今年在接触乙骨的同时,和纱顺便在沿途城市找了找,结果真的认识了几个魔法少女。
这回暑假活动,她找了几个可能会答应的人发出邀请,食宿费全包。虽然有人拒绝,但也收到了正面答复。
比如在富士见野市遇到的佐仓杏子。
佐仓出身宗教家庭,性格直爽,收到邀请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甚至她还帮忙问了自己的魔法少女朋友,最后决定两个人一起过来。
富士见野到东京有些距离,双方就约定在中途的休息区汇合,然后再一起乘大巴前往目的地。
大巴早上出发,抵达休息区正好差不多中午。
所有人下车休整,而和纱的目光早早锁定了小型商店外面,那里并排站着两名少女。
一名是金发,绑着罗马卷的低双马尾,另一位则简单地束着红色高马尾,正朝着和纱挥手:
“这边!”
“杏子,让你久等了,”和纱小跑几步过去,看着那位金发少女,友善地问:“你就是巴麻美同学吧?我是栖川和纱,如果愿意的话,直接叫我的名字我会很高兴。”
佐仓杏子和巴麻美同龄,今年都是初三。和纱比她们大一岁,初次见面就这样说有点自来熟的嫌疑。
和纱笑着,眼睛却紧盯两个人的反应,直到巴麻美叫了她的名字、说「也叫她麻美就好」才松了口气。
起码现在看,两个人都很好相处。
确认她们吃过了东西,和纱将两套衣服交给她们:“队服尺码是按杏子你之前发给我的,等下换上试试,哪里不合身可以来找我改。”
每次研学都会专门定制队服,这样便于统一管理,外校人员也不会有被排斥的感觉。
“多谢啦。”
佐仓杏子接过装队服的袋子,然后轻轻用手肘顶了顶旁边的巴麻美:“别紧张啦,麻美,把「那个」拿出来吧。”
大概是被当面戳穿,巴麻美露出了一点害羞的表情,但她掩饰得很好,那神情转瞬即逝。
她嗔怪似的叫了声杏子的名字,将手里一直拎着的两只纸袋递给和纱:
“那个、感谢你的招待。我和杏子没什么能做的,昨天就试着烤了点小饼干,如果不嫌弃的话,还请收下。”
“虽然我完全没帮上忙就是啦,”杏子笑出一颗小虎牙:“麻美做的甜点都超——好吃,和纱你一定要尝尝看,绝不会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