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进行的太顺利,让人不禁生出一种这完全在丹药世族族长的默许中的感觉。
呀!不会是洪苏宁叛变了吧!
好吧,有可能,但这无法阻碍我的脚步。
经过我多日的苦心专研,终于让我找到了制造秘境的可能性。
秘境多数是天地孕育,少数乃太古时期强者遗留的福泽。
我强行制造秘境,便是夺天地造化与大乘期大能所为无异。
书中有载,灵气乃是天、地和生灵吞吐所产生的“气”。
既是“气”,便具有流动的特性。
那秘境中的“气”是为何故滞留不动,汲取的同时又不见消减?
看来如何留住“气”?产生“气”?聚拢“气”?才是我接下来该苦恼的事。
那转变下思路,“人工制造的”自然比不得“天然产生的”,那我又何苦非得往“自然”的边上靠?
这么一想,瞬间灵台清明,提笔狂书。
古人讲究天时地利,又讲风水财运。虽然我个人比较相信科学,但如今也只能浅信一番。
于是便有了如今的“煲里放羹勺”形态的秘境。
我允许原住民住在“煲”里,没有进行驱赶,便是从一定意义上有了“人气”;从金鸣山山体左侧开凿出一条“通天路”通“龙气”,又称“紫气”。平凡人走不得,没这命数。便又于金鸣山山体右侧开拓一条大道通“财气”。
秘境呈现“煲”形,煲下有火,保得“真气”。
“煲”上放“勺”,接引皓彩,乃是“浩然正气”。
“生灵气”得天独厚。
最后,选一月圆星辉之夜,在“煲”内设下“万象阵”,寓意蒸蒸日上。
很快便能感觉到“煲”内异象。
年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我数着日子,期待秘境大成。
一天
两天
三天
四天
五天
……
三十六天
三十七天
等待的每一天都是煎熬的。
我想……应是失败了。
都在考虑要不要去其他小秘境碰碰运气。
直至某日,早起练功,吐纳天地灵气,徒然感知到心旷神怡,神台清明,身轻体燕,疲惫感锐减。
身体越疲乏,恢复的感觉就越发明显。
这等显著变化很难被忽视,尤其习武之人感知力高于普通人。
我看着自己硬茧遍布的手,声线低喑(yīn),不敢置信,“成功了……。”
“成功了!成功了!!哈哈哈……,我付心成功了!”我兴高采烈的像个孩子,又蹦又跳。
恨不得现在就向所有人宣告我的伟大成就,向所有人分享我的喜悦。
我也没有半分犹豫的奔下了山,朝着我的徒儿们跑去。
他们似乎也察觉到了变化,纷纷抬头看向蓝天白云,空中汇聚着肉眼可见的灵气光尘,星星点点,五彩斑斓,像神明随手散落的星辉。
虽没有多浓郁,但比原先好太多了。
原先我一介凡人,只有在洪苏宁和灵兽比试时,才能窥得灵气一二。
毕竟他们每一个修真者和灵兽在我眼里就是一个个行走的“小秘境”。只有在他们挥霍丹田内灵气才得以看见。
相信假以时日,金鸣山的灵气会越发浓郁。
洪苏宁看见我,“师傅……,师傅你快掐掐我,我是不是在做梦?我看到灵气在自主靠近我,不用发动聚灵阵也能在吐纳间完成一小周天循环了。我们成功了对吗?对吧!一定是的吧!肯定是的。天哪太棒了!我们宗门真的要一鸣惊人了!……呜呜,这一路走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我打算回话的嘴僵了又僵,好的,看来是不需要我解惑了。
司马圭也走上前,喊了我一声,“师傅,”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吗?我很能理解他的感受。他最后只朝我开了个玩笑,“呵!现下可好,我又多了一个劝自己按耐住不逃出师门的正经理由啦!”
我哼笑一声,“大可不必!”
“别啊师傅,我还是很有用的。”司马圭极力推荐自己,甚至不惜连“眨眼”这种动作都用上。
我心情愉悦,与他一道开起玩笑,假作困惑,扬起一侧眉峰,“有用吗?我怎么不知道?”
“呐呐呐,师傅调皮了哈!你知道我很~有用的。”他弯腰点我。
我侧身,两手相抱,勉勉强强的说了句,“好吧,就算我知道。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