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候,历法以孟春月作为正月。这时候冰雪开始消溶,蛰虫苏醒过来,百草萌生新芽,杜鹃鸟在原野中啼鸣。
万物都长了一岁:它们从东春时降生,顺次经历夏秋四季,最后到了冬尽春分的时候。
雄鸡三唱,天色黎明。
以往经过了十二个月的节气,直到丑月即腊月结束,日月运行都已成周。
日、月组成一个“明”字,所以才有了正月的这第一个黎明。
明就是孟的意思,幽就是幼,幽明就是指雌雄。
雌雄交替出现,而又与以孟春为正月的历法相符合。
太阳从西边落下,自东方升起;而新月先在西方露明,从东方隐于地下。
真正是既不由天,也不由人,世间事也大都是这样,所以凡事都易于破坏,难以促成了。
帝王受天命而改朝换代,对于开始必十分慎重,所以要更改历法,改变服装崇尚的颜色,推本天体运行的起始时刻,以顺承天的意旨。
太史公说:神农以前年代太远,就不必论了。黄帝时考察星度,制定历法,建立了五行序列,确立起阴阳死生消长的规律,纠正了闰月余分数值的大小,于是有了分管天地神祗和其他物类的官员,称为五官。各自掌管自己的一套,不相杂乱。所以百姓能够有所信赖,神能有灵明。民神各有所职,互相敬重,不相冒犯,所以神给百姓降下好年景,百姓以丰洁的礼品飨祭神,以致灾祸不生,养生所需,永不匮乏。
少暤氏衰落以后,诸侯九黎作乱,民神不分,群类混淆,灾祸接连发生,沴气犹不能尽。颛顼即位后,就任命南正重负责天事,所有的神祗都属他管理;任命火正黎负责地事,管理民事,使恢复以前的样子,不得相互侵扰渎乱。
后来诸侯三苗随九黎一起作乱,所以重、黎二官都不修所职,润余的排列失了次序,正月的设置也与正岁不合,摄提所指失了规律,历法与天运的次第不符。
尧时重新任命重黎二氏的后人,不忘旧功,使他们恢复了原来的职务,还设立了羲和的官职。时刻明,度数正,就阴阳调和,风雨有节,有了兴旺景象,百姓没有夭殇疾疫。
尧年老以后禅位给舜,在文祖庙中告诚舜说“为天造历的重任在尔一身”。
舜也用同样的话告诫禹。
由此看来,造历法是帝王很为重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