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史记节选 > 第67章 封禅书3

第67章 封禅书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世元年,秦二世向东巡游到碣石山和海南,经过泰山,到达会稽,每处都按礼仪祭祀神祇,在始皇所立石上勒文纪事,以颂扬始皇的功德。

这年秋天,诸侯起兵背叛秦朝,三年后二世遇弑而死。

始皇封禅以后十二年,秦朝灭亡。

那些儒生们疾恨秦朝焚毁诗书,屠杀、侮辱文学士人,百姓怨恨秦朝法律,天下人都背叛秦朝,因而都讹传说:“始皇上泰山,被暴风雨所阻,没能行封禅礼。”

既没封禅,怎能如方士们所说说是无封禅之德而行封禅之礼呢?

以往三代建国都在河、洛二水之间,所以以嵩高山为中岳,其他四岳名也都与各自的方位相合,而四渎都在崤山以东。

到秦称帝,建都咸阳,则五岳、四渎都在都城东方。自五帝到秦朝一代代的迭兴迭衰,名山大川或在诸侯境内,或在天子国中,祭祀的礼仪有损有益,随世而异,不可胜计。

及秦朝统一天下后,命令祠官经常供奉的天地名山大川诸鬼神,便能按次序记述下来了。

于是知道那时自崤山以东,有名山五个,大川二个加以祭祀。

名为太室。太室(嵩高山),恒山,泰山,会稽山,湘山。

水名是济水,淮水。

春季以干肉、酒醴举行岁祭,此外由于岁暖不能封冻,或秋季因干旱而河床涸落、因早寒而冰冻,或冬季寒而冰雪塞途等异常现象,随时祈祷祭祀。祭祀牺牲用牛犊各一头,与牛犊相配的礼器以及珪币等各不相同。

自华县以西名山有七个,名川有四个。名为华山,薄山(衰山),岳山,岐山,吴岳,鸿冢,渎山(蜀中的汶山)。

水的名子为河水,祀于临晋;沔水,祭祀于汉中;湫渊,祭祀于朝;江水,祭祀于蜀中。

也是在春秋天不结冰,河川干涸及冰雪塞途时祷祭,与东方名山川相同,但祭祀所用牺牲牛渎以及配用礼具和珪币等各不相同。

此外四大冢鸿冢、岐冢、吴冢、岳冢,都有尝禾的祭祀。

遇到陈宝神应节降临祠庙,河水增加尝醪的祭祀。

这些都由于在雍州地域以内,靠近天子的都城,所以祭祀增加车一辆,马驹四匹。

霸水、产水、长水、沣水、涝水、泾水、渭水都不是大川,由于邻近咸阳,都得到与名山川相同的祭祀,但没有加祭的诸项内容。

水、洛水二渊,鸣泽、蒲山、岳山之类,是小山川,也都有每年的祷祭、冰雪塞途、河川干涸、不封冻等祀,但礼仪不必相同。

而雍州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星、太白星、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之类,凡一百多个祠庙。西县也有数十座祠庙。在湖县有周天子祠,下邽有天神祠,沣县、滈县有昭明庙,天子辟池庙、在〔杜〕、亳二县有三(社)(杜)主的祠庙、寿星庙;而雍城的菅庙中也有杜主庙。(复杂,看不懂)

杜主,原是周朝的右将军,在秦中地区,是小庙中最有灵验的庙宇。

以上种种各自都按年岁、季节供奉和祭祀。

诸神祠中唯有雍州四畤的上帝祠地位最尊,祭祀场面最激动人心的要数陈宝祠。

所以雍州四畤,春季举行岁祷,此外还有由于不封冻、秋季河川干涸和早寒冰冻,冬季寒引起的冰雪塞途的祭祀,五月的尝驹,以及四仲月举行的月祀;而陈宝祠只有陈宝应节降临时的一次祭祀。

祭礼春夏季用骍牛,秋冬季用驹。每用驹四匹,由四匹木偶龙拉的木偶栾车一乘,四匹木偶马拉的木偶马车一乘,颜色与各帝相应的五方色相同。黄牛犊和羔羊各四只,珪币各有定数,牛、羊等都是活埋于地下,没有俎豆等礼器。

三年郊祭一次。

秦以冬季十月为每年的开头,所以常以十月斋戒后郊祀上帝,由祭的地方以权火直达宫禁,皇帝拜于咸阳宫旁,衣服崇尚白色,其他用具与通常祭祀相同。

西畤、畦畤的祭祀与秦统一前相同,皇帝不亲身往祭。

此类祠庙都由太祝主持常务,按年岁季节加以祭祀。

至于其他名山川、诸鬼神以及八神之类,皇帝路过它们的祠庙时就加祭祀,离去则停祭。

郡县以及边远地区的神祠,百姓各自供奉祭祀,不归天子设置的祝官管辖。

祝官中有一种秘祝,即遇有灾祸,每每祝祷祭祀,把过失转归到臣下身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