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乙酉日,柏梁台发生火灾。十二月甲午朔日,皇帝亲自在高里山祭祀后土神,并临时来到渤海边,准备遥祭蓬莱等仙山,希望能够亲自到达仙人所在的异境。
皇帝在柏梁台火灾后,来到甘泉宫处理朝廷事务。公孙卿向汉武帝报告说:“黄帝曾经在青灵台遭遇火灾,十二天后,黄帝便开始治理明庭。明庭,就是甘泉宫。”方士们传说古代帝王中有在甘泉建都的,后来天子也到甘泉去朝见诸侯,并在甘泉建造了诸侯的官邸。勇之(人名)说:“越地的习俗是,如果发生火灾,再次起屋时一定会建得更大,用以胜过火灾。”。于是修建了建章宫,规模宏大,号称有千门万户。前殿的高度超过了未央宫,东面是凤阙,高二十余丈。在建章宫的西面有一个名为“唐中”的地方,这里有数十里长的虎圈。在建章宫的北面,有一个名为“泰液池”的大池塘,池中的渐台高达二十余丈。这个池塘中有象征海中神山的蓬莱、方丈、瀛洲、壶梁,以及象征海中生物的龟鱼等。在建章宫的南边有玉堂、璧门、大鸟之类的建筑。于是又建造了神明台和井干楼,高五十余丈,并且用辇道相连接。
在夏天,汉朝改革了历法,将正月定为一年的开始,官服的颜色崇尚黄色,官印一律更改为五个字,以当年改为太初元年。这一年(公元前104年),汉朝向西讨伐大宛。同时,蝗灾大起。丁夫人和洛阳的虞初(方士)等人用方术祭祀鬼神,祈求鬼神对匈奴和大宛降祸。
第二年(公元前103年,太初二年),主管官员说,雍县五畤祭祀时没有烹煮过的熟牲等祭品,没有芬芳香的气味。天子就命令祠官用牛犊做成熟牲祭品分别进献给五畤,所用牲牢的毛色,按照五行相克的原理配置。用木偶马代替壮马作祭品,至于祭祀各名山大川该用壮马的。全都用木偶马代替。皇帝出巡经过时举行祭祀,才用壮马。其他礼节照旧。
第二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东巡海上,考察神仙一类的事情,但没有得到验证。方士中有人说:“黄帝时期建造了五城十二楼,用来候神人于执期,命名为‘迎年’。”皇帝对此表示同意,并按照这个方案进行了建设,命名为“明年”。皇帝亲自礼祠上帝,穿着上黄色的衣服。
公玊带说,“黄帝虽然已经封禅了泰山,但是风后、封巨和岐伯建议黄帝再去封禅东泰山,并且在东泰山举行禅礼,以此来与上天的福兆相应和。这样做完后,黄帝就会长生不死了。”天子就命令准备祭品,来到东泰山,见东泰山矮小,跟它的名声不相称,就命祠官祭祀,但不举行封禅。此后命公玊带在那里供奉祭祀和迎侯神灵。夏季,汉武帝返回泰山(公元前102年),继续按照五年一次的礼制进行封禅,并且增加了祭祀石闾山的活动。石闾位于泰山脚下南边的地方,许多方士都说这是仙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皇帝亲自去那里进行禅礼。
此后五年(公元前98年,天汉三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获罪了),天子再次来到泰山进行封禅仪式,并在返回途中祭祀了常山。
当今皇上所兴建的祠庙,有泰一、后土,每三年亲自郊祀一次。建立了汉朝的封禅制度,每五年封禅一次。亳人谬忌奏请修建的泰一祠和三一、冥羊、马行、赤星等五座神祠,由宽舒等祠官每年按时祭祀。加上后土祠,总共六座神祠,都由太祝统管。至于象八神中的各神,以及明年、凡山等其他有名的神祠,天子路过时就祭祀,离开后就算了。方士们所兴建神祠,各由他们自己负责祭祀,人死了,祭祀也就终止,祠官不再管祭祀。其他神祠全部依照原来的规定办。当今皇上举行封禅大典,十二年以后来回顾,所祭祀的神灵已遍及五岳、四渎。而方士们迎侯祭祀神仙,去海上寻访蓬莱仙山,最终也没有什么结果。公孙卿之类等等侯神仙的方土,还是用巨大人脚印做托辞来辨解,也是没有效验。这时,天子对方士们的荒唐话越来越厌倦了,然而始终笼络着他们,不肯与他们绝断往来,总希望有一天能遇到真有方术的人。从此以后,方士们谈论祭神的更多,然而效验究竟怎样,就可以想见了。
太史公说:我跟随皇上出巡,祭祀天地众神和名山大川,参加过封禅大典。我也曾进寿宫陪侍皇帝祭祀,听神语,观察研究了方士和祠官们的言论,于是回来依次论述自古以来祭祀鬼神的活动,把这些活动的里外情形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后世君子,能够从这里观察到那些情形。至于有关祭祀时所用俎豆等礼器以及玉帛的详情,献祭酬神的礼仪,则有主管官员记录在案。
汉武本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