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皇帝刘彻,是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孩子,母亲是王太后。(长子废太子刘荣,二子刘荣同母弟河间献王刘德,三子临江哀王刘阏十八岁早逝,以上均为栗姬所出;四哥子鲁恭王刘余,五子江都易王刘非,八子胶西于王刘端,以上均为程姬所出;六子长沙定王刘发,母唐姬为程姬侍女;七子赵敬肃王刘鹏彭祖,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以上为贾夫人所出;十子刘彻,母王娡;十一子广川惠王刘越,十二子胶东康王刘寄,十三子清河哀王刘乘,十四子常山宪王刘舜,最为宠爱,以上均出王兒姁。。。其中“哀”“康”“靖”等为谥号,生前不可添加。)孝景四年(公元前153年),刘彻被封为胶东王。孝景七年(公元前150),栗太子刘荣被废,改立刘彻为太子。孝景十六年(公元前141年),景帝驾崩,太子刘彻继位,就是孝武皇帝。孝武皇帝即位之初,就十分敬重鬼神,重视祭祀。
武帝元年(公元前140年,建元元年,前140-前135),汉朝已经存在六十年多年了,天下太平。天下有地位有文化的人都希望天子能够举行封禅大典,然后改历法变制度。而天子崇尚儒术,便招揽天下有德行和才能的儒学人才做官,赵绾王臧因出色的才学升为公卿。之后,他们想要建议天子按照古制在长安城南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作为朝会诸侯的地方。巡狩、封禅、改换历法和服饰的制度刚开始还未完成。而窦太后崇尚黄老学说,不喜欢儒家学说便派人暗中搜集、访查赵绾等人干过的违法之举,传讯赵绾、王臧,而后两人自杀,他们提议兴办的一些举措也被废除。
又过了六年(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了。在她去世的第二年(公元前134年,改年号元光,第二个年号,前134-前129),皇上征召了学识渊博的公孙弘等人。
又过了一年(公元前133年),皇帝第一次来到雍县(今陕西省凤翔县),在五畤(zhi,四声。这个地方是秦汉祭祀天帝的场所,文帝景帝也都来过)进行祭祀。后来经常三年来这里举行一次郊祀(祭祀上天,为国为民祈福的祭祀活动。汉代礼仪,元年祭天,二年祭地,三年祭祀五帝,三年一遍)。当时皇帝求到一个神君,并在上林苑(存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扩建于建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38年)中专门设立一处“祀氏观”,对她进行供奉祭祀。这个神君其实是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刘邦和吕雉的合葬墓)附近的一个女子,由于儿子死后,悲伤过度离世,后来在她的妯娌宛若身上显灵。宛若在家里的祠堂供奉神君,百姓们也纷纷前往祭拜。而平原君(刘彻的外祖母)也曾经前往祭拜,后来她的儿孙地位尊贵,声名显赫。皇上即位听说此事,就用隆重的礼仪安置神君,并把她供奉在宫里。皇上能听到她说话的声音,却看不到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