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大炎纪事 > 第63章 宋冰24

第63章 宋冰2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雨妮在和王小伟处对象。

王小伟什么情况,早前宋雨妮来问,宋冰全都告诉她了:王小伟老家在秦州的穷山沟沟,家里兄弟姊妹六个,他行三。父母偏心长子,王小伟从军自己闯出一条路,因伤退伍回到家乡,发现自己名下的地被父母侵占给了大哥,要不回来——当地能耕种的地少,政策跟平洲不同,是按人头分地,男孩分二亩,女孩分一亩,成年后男孩增至五亩,女孩增至三亩,女孩结婚后看是户口迁至男方还是独立立户,户口迁至男方则田地换到男方村里,独立立户则不变。

王小伟的地被大哥种着,上头父母压着,要不回来,王小伟在村里没地种,等于没活路。本来打算回乡后就申请宅基地建房子相亲结婚过日子的王小伟于是没去申请宅基地,离开家乡去城里找了工作,一个人过了两三年,日子没奔头,收拾收拾来投奔宋冰来了。

王小伟说了,他要是跟宋雨妮走到一块儿了,就把户口迁到这边来,以后就在这边安家扎根了。

说到地的事,一次天晴的时候,大队长来找宋冰说过年后会有二百亩退地,问宋冰要不要。

宋冰和宋雨妮手里的地是整个大队、整个村里最少的,十亩,简直少到不能看。这次有人退地,大队长第一个来告诉宋冰,说:“你们要是有添地的想法,我现在给你们记上,开春就去划地签合同。”

宋冰说:“那肯定要添地的。我这边添十亩,我姐那边,我让人去叫她了,待会儿就来。”

大队长说:“你不多添点儿?”

宋冰说:“我这还有个鹅场呢,地多了忙不过来。”

“也是。”大队长点点头,记下了宋冰要添地的数量。

宋雨妮来了,一口气要添五十亩地,等大队长动笔记下了,才好奇问道:“谁家退地了?”

大队长盖上笔帽,合上记事本,把小本子塞进大衣内口袋,说道:“一排的刘二海,他儿子在县城出息了,早两年就说要接他爹妈爷奶去县城享福,他爷奶惦记家里的地还有两年到期啊,就说等地到期了再去。这不今年是最后一年,过完这个年,刘二海一家就要去县城了。”

宋冰想了会儿,说:“刘壮吧?他在县城开了个大饭店。”

大队长道:“对,就是他,刘二海的儿子。那小子有点运道,初中毕业后在县里工作,找了个县里的老婆,老丈人一家对他好啊,帮着他在县城立足,这几年,他也混成县里的体面人了。”大队长想起一件往事,说:“说起来,你们俩小时候还有段渊源呢,那小子大你六岁,有一年在林子里捡蘑菇,点儿背啊,被土球子咬了,又被马蜂叮了,晕晕乎乎倒在林子里,是你发现了他,那会儿你八岁吧,还是九岁来着?背着他跑到卫生院,及时得到救治,他才留下一条小命来。你还记得吧?”

宋冰说:“记得。他爹妈都是厚道人,我在他家吃了好多顿饭。”那几年家里的钱都被宋庆平攥着,要给三个宝贝儿子说亲事、建房子,饭桌上一年到头见不到荤腥细粮,苞米面红薯土豆管饱,宋冰吃的胃里直返酸水,自力更生在野外到处寻摸吃的,救了刘壮是个意外,可是刘壮一家都拿他当恩人对待,经常做了鱼啊、肉啊的,喊他到家里吃饭,给姐弟俩塞过好多回煮熟的鸡蛋。

大队长认同道:“是啊,刘二海一家都是厚道人,早年,刘二海有个哥哥,是救人没了的。也该老天疼他们,生了个有出息的孩子,往后一家子就在县城享福咯。”

宋冰对大队长的逻辑观念不置可否,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阵儿,大队长起身告辞了——宋冰真不是个唠嗑的好对象。

宋冰问老姐:“你添五十亩地,是打算跟小伟在一起了?”

宋雨妮:“嗯。我们谈好了,开春就把证领了,他把户口迁过来,农忙后办酒。”

宋冰微皱眉,说:“这也太快了吧?你们不要再相互了解了解吗?”

宋雨妮笑着看了他一眼,说:“该了解的我们都相互了解过了,我觉得跟他挺合得来。两个人在一块过日子嘛,大体上合得来就行,总会有些磕磕绊绊的,那是以后要解决的事。你也别太担心我,王小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比我更清楚才对。”

宋冰看看宋雨妮,没说什么了。他老姐也是个心有成算的人,人生大事上,他还是不要自以为是的过多插手了。

这一年的冬天还发生了一件事:七公走了。老人家年纪大了,活到头了,过完年身体就不利索了,一直缠绵病榻,入冬后宋清仔细照料,还是没能撑过这一年的冬天。

宋清上门报丧后,五服内的亲戚就自发过去帮忙,辈分大的老人主持丧礼,分派人手,安排活儿。忙忙碌碌一周过去,七公的灵柩葬进坟地,雪花纷纷扬扬,覆盖黑土,过不多久,大地又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