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这时已经没工夫去管名声被害一事了,他从天幕嘴里发现了一个更了不得的事情:他的墓,好像被人探了个底朝天!
帝陵修建虽有图纸,但最后和修陵之人一样都会被销毁,为的就是不让帝陵情况流传导致被盗。
但看后世人这情况,对他的茂陵简直就是了如指掌啊!!
想到这里,刘彻的心便如油煎一样。
名声而已,哪及他死后安眠重要!
……
【言归正传,第一种猜测,是霍去病功高震主,被武帝猜忌弄死了。
但我觉得这个猜测不咋靠谱,要这时候是猪猪晚年发猪瘟的时候我还能信几分,现在猪猪还在壮年,正是需要将领的时候,怎么可能自断臂膀!】
……
刘彻显然已习惯了天幕对他的调侃,就是“发猪瘟”这三个字也只是让他的面色黑沉了些,更破防的,是另一家——
朱元璋面沉如水,朱棣悄悄瞄了一眼老爹的脸,都被吓的立刻低了下去:他们这个姓,确实有些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哈。
且看天幕,之后包说到他们家的,要是爹在历史上也做了什么“发猪瘟”的事……朱棣整个人都打了个寒颤。
朱标的面色也有些微妙,但比起弟弟来他显然不怕老爹的冷脸,见众人都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开口岔开话题:“天幕看法的确有两分见地。”
听到爱子声音,朱元璋的面色下意识就缓和了两分,他冷哼道:“后世显然论史成风,天幕女娃洞若观火,自是有见地!
唯独不修口德!”
“是是是。”朱标无奈安抚。
……
【我觉得更合理的,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的综合版。
首先就是霍去病的作战方式,仅仅只是熬夜,对身体伤害就已经很大了。他为了兵贵神速,还动不动几天奔袭上千公里。
更何况他为了速度,是抛弃辎重,抢到什么吃什么的,补充和消耗完全不成比例,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这么耗啊!
其次么,就是怀疑他大概吃了不干净的食物。】
接下来响起的就不是所有人已经熟悉的安禾声音了。所有人都看见天幕光影变化,一个脑袋旁写着“霍去病”三字的青年正在与他的兵士庆祝打垮了匈奴二王:
只见他将酒坛里的酒液尽数倒入湖中,与将士分饮。
就在这时,他的脸上突然有无数字体闪过,甚至将画面都遮盖了去。
原本都被这新奇事物吸引的人一愣,仔细辨别一番竟都是让人莫要喝这湖水。
众人心中明悟:这应当是后世人的“批注”。
他们目光复杂地看着数不胜数的“批注”飘过,后人这哪里是让他不要喝水……每一句分明都是对那个惊才绝艳的少年将军的惋惜遗憾。
两千多年后还能有这么多人为他惋惜遗憾
为将如此,此生还有何憾!
*
韩信看着这一幕也痴了,酒爵举在半空:百姓竟也会怀念一位将领至此……原本只是看个热闹,但这一刻,他突然也想天幕评一评他了……
*
结合天幕方才说的“不干净”,卫青有了些猜测:“莫不是这湖水有毒?”
他有些高兴,因为终于窥到一丝救下外甥的可能;又有些难过,为历史上喝下毒水的外甥。
天幕的声音继续才幽幽传来【对这水,有人说是匈奴人在上游放了人和牲畜的尸体污染了水源导致染了瘟疫去世。不过这一点并没有找到有关史料,只能说是种猜测。
但这种野水,有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却是肯定的。
也是做这个视频查资料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全民喝开水的历史也才几十年的时间。导致我们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抗美./援朝期间丑国发动了细菌战,甚至还把毒手伸进了我国境内!这才让我国全民养成了喝开水的习惯。
这捧生水里的病菌,也许就是霍去病那早就被糟蹋的像是破瓷瓶一样的抵抗力压上最后一根稻草。
去病去病,最后却还是因病去世,不得不说是宿命般的巧合了。】
***
“喝开水看来对健康的好处很多啊!”
安禾虽然语焉不详,但哪里都不缺聪明人,都听出了她的未尽之言。
从这之后,但凡有条件的,都不再贪方便饮生水了,没见将军都死在了这上头!
*
还有人,窥见了更多:
“后世物产甚是丰饶啊。”诸葛亮凝视着“全民养成了喝开水的习惯”一句,短短几字里需要的却是大量柴火!
山地大多有主,无主山地早被砍伐的一棵不剩,百姓想要木柴,得用银钱去买。平日取暖造饭尚且不够,哪里舍得用来煮水。
即便如今知晓生水不宜,除了少数,百姓还是不会煮水再食的。
——千百年都这样过来了。
但天幕既敢说“全民”,那柴火对他们来说就绝不会是奢侈品!
丞相若有所思:会发生这种转变,是,人少了,还是后人,发明了什么?
……
【为什么要如此细致地讲述卫霍二人的功绩呢,因为这既是刘彻的功绩,也是刘据的倚仗!
这是卫氏外戚最风光的年代,在这时,无人能撄其锋!
也无人敢觊觎刘据的太子之位。
如果卫霍长寿,如果刘彻短寿……可惜历史从不讲如果。】